1月10日,韶關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據會議消息,韶關優勢傳統產業鏈條正在拉長、煥發新活力,大數據、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數據統計,2023年,韶關完成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250個,增長353%,動工建設產業投資項目908個,增長82%。
2024年韶關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百千萬工程”牽引高質量發展,韶關吹響“六大攻堅”行動的號角:全力推進項目攻堅、平臺攻堅、綠美攻堅、美麗城鄉攻堅、改革攻堅、民生保障攻堅。
“過去韶關靠制造業起家,現在韶關要靠制造業當家。”韶關提出,將推動傳統產業基業長青。把韶鋼的優特鋼做成能供應廣汽集團、比亞迪等汽車零部件和五金模具、機械裝備全覆蓋的原材料,確保全方位滿足粵港澳大灣區裝備制造業配套需求。把凡口礦、韶冶、丹冶的鉛錠、鋅錠產品,做成鉛板鋅板、鉛粉鋅粉,做成鉛鋅儲能電池、儲能電站的主配件、終端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當下,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已成為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正是韶關大干快上、換道超車的好時機。韶關將在智能計算上狠下功夫,大力發展智算產業項目,推動從生產制造到IDC、智能計算等數據運用全產業鏈發展;積極承接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元器件及電子制造環節轉移,努力打造承接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高地;大力引進和培育與風電、光伏、新型儲能等相關配套的裝備制造業,推動新能源產業鏈實現更大突破;抓住省藥監局授予韶關“原料藥監管創新基地”牌子的契機和擁有5000畝稀缺三類工業用地(M3)的優勢,打造生物醫藥生產、高端醫療服務、健康養生養老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