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制造業當家的廣東,多項工業運行指標邁上新的萬億臺階。據1月20日舉行的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消息,2024年,廣東全部工業總產值預計突破20萬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突破19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突破2萬億元,均位居全國前列。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廣東造”知重負重、頂壓前行,有力挑起全省全國大梁。
2024年,廣東新推動5500家企業“小升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39萬家、占全國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2%,工業投資增長6.7%,工業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率超50%,貨物出口貢獻超九成,稅收貢獻近四成,吸納就業人口超三成。
面對新質生產力迅猛發展的時代機遇,“廣東造”勇立潮頭,扛起產業科技突圍的使命任務。
2024年,廣東全力實施“突圍工程”“廣東強芯”等重大工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億航智能獲頒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生產許可證,明陽風電建成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臺,首個國產原生鴻蒙操作系統正式發布,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區域氣象預報大模型“智霽”正式上線,高端手術機器人、射頻芯片、QLED樣機等領域打破國外壟斷。
擔起走在前列、當好示范的改革重任,“廣東造”先行先試,一批經驗向全國推廣。
2024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將堅持“制造業當家”的經驗做法固化為制度機制。同時,首次對各地市和15個省有關單位開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工業領域傾斜集聚。廣東創新探索從單一企業“單點突破”到產業鏈供應鏈整體“鏈式改造”的數字化轉型時間模式,向全國推廣。
“過去一年,廣東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不斷邁向產業鏈高端,全力推動制造業從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向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加速躍升?!惫I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工業質量研究部副主任王貴虎認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造業是“主戰場”,“廣東制造業正處于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要依靠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