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運輸車輛穿梭,工人緊張施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黃金連接點”的火熱建設景象撲面而來……3月14日上午,廣東·海南特別合作區(徐聞)(以下簡稱“特別合作區”)首期開發的客貨集散服務區建設工地上一派忙碌。
作為對接海南自貿港的前沿陣地,特別合作區將發揮以徐聞港為核心的港口優勢,依托“公鐵空水”多式聯運,重點拓展現代航運、現代物流等功能,深化港口航運合作,共同組建瓊州海峽港口聯合體,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聯通國內大市場的門戶樞紐。
特別合作區還將聯動海南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深化與海南在石化、能源等領域產業協同共建,強化海洋運輸、海洋生物制藥、海洋能源開發利用和海工裝備等海洋產業合作。
目前,特別合作區內共有項目10個,總投資87.26億元。其中,續建項目3個、新開工項目7個,另有儲備項目4個,涵蓋一、二、三產業,涉及交通、新能源、裝備制造、種質資源、園區設施、農產品加工和文旅等方面,為特別合作區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如何以湛江所長,滿足海南所需?特別合作區突出打造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后勤基地”“產業飛地”“二線關區”三大功能定位,布局海洋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港口與現代服務組團、新能源(含儲能)與康養等四個產業組團。
當前,湛江正全力加強與海南現代服務業合作,與海南在健康醫養、旅游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建設定向供給海南“菜籃子”基地和服務海南動植物種質資源基地。
接下來,湛江將推行“建設指揮部、管委會、開發公司”三級架構,封閉運作,組建和完善特別合作區建設指揮部,由廣東、海南雙方共同參與特別合作區開發建設,不斷增強湛江聯通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更好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未來,特別合作區將在臨港經濟與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徐聞與海南聯動發展的重要平臺、海南自貿港的支持基地和自貿港與大灣區發展聯動的鏈接器。”徐聞縣委書記羅紅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