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2023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舉行 256個簽約項目投資超2375億

時間 : 2023-05-12 10:39:0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灣區能做的,我們梅州也能做到!”“奔向海陸豐,人生更成功!”“振興東西北,韶關是支點!”“活力湛江,湛放未來!”……在5月11日舉行的2023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上,粵東粵西粵北12個地市市長為在短短2分鐘的推介里“抓住企業的心”,“金句”迭出,現場氣氛熱烈、商機涌動。

  “我們對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新型儲能、智能家居等領域很感興趣。”“做了擴產計劃,準備把更多生產線放到這里。”“從對接到開工僅花了3個月,現在一期廠房已封頂,計劃年底投產運營。”……國內外企業紛紛物色心水的目的地,對未來的興業投資更有信心。256個簽約項目中,超過72%的項目投向粵東粵西粵北和惠州、江門、肇慶等產業有序轉移承接地。

  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這場“雙向奔赴”的區域聯動行動,折射未來廣東產業布局的新動向。

  市長化身“招商員”

  國企外企民企一起引

  “大伙也管我叫梅大叔,為您服務的梅州大叔。”梅州市市長王暉親切地說,梅州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處,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經濟區,是紅色蘇區、綠色寶地、投資沃土。“說了這么多,您還等啥呢?快來吧,我在梅州候著您。”

  “2020年到2022年,汕尾三年GDP平均增速6.2%,全省第一。招引超億元項目年均增長25.5%、總額年均增長27.45%,經濟起飛,能級躍升,投資汕尾正當其時。”汕尾市市長鄭海濤對近年發展亮點如數家珍。

  “茂名是中國南方油城、濱海綠城,中國荔枝之鄉、建筑之鄉,廣東人口大市、農業大市,GDP排全省第七、粵東西北第一。”茂名市市長王雄飛自豪地說,茂名全面吹響“二次創業”號角,投資茂名正當其時。

  亮家底、曬成績、拼服務……會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各地市的市長化身“招商員”,關鍵詞不一,精氣神卻是“神同步”,招商引資拉滿弓、鉚足勁。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許多在當地投資發展的企業深有感觸。

  “項目投資初期,我們遇到了股權并購的問題,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加班加點尋求解決方案,幫我們加快辦理手續。5月8日,這一項目開始生產。”SK化學中國區總經理樸魯赫在招商會上分享了投資汕頭的故事,“正因為這種優越的營商環境和良好的服務,我們在現有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做了擴產計劃。”

  “投資40億元在茂名電白建設汽車電子項目,是我們近年來最好的項目之一。”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梁銳說,粵東粵西粵北迎來重大機遇,日益成為活力迸發、潛力巨大的投資熱土。

  南網儲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國剛列舉了在粵東粵西粵北的“大手筆”項目:2022年,在梅州、陽江等地相繼投產抽水蓄能電站2座,總裝機規模240萬千瓦、總投資額147億元;正式投運廣東首座百兆瓦時電網側儲能站梅州五華寶湖儲能站,總投資額3.5億元。

  國企、外企、民企紛紛上陣,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投下“信任票”。不僅如此,本次大會還舉行了化工產業及園區專場,以及電子信息、智能家居產業及其園區專場的產業供需對接會,優質高效地激活發展動能。

  突出粵東粵西粵北

  突出主導產業和重點園區

  這次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的“聯合行動”,交出了實在的“成績單”:256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額超2375億元,其中,超過72%的項目投向粵東粵西粵北和惠州、江門、肇慶產業有序轉移承接地。

  “這次簽約的項目,是在興寧市建設廣東興寧藍韻智能醫療創新產業園,希望在粵北地區擴展我們的‘第二總部’。”深圳市藍韻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卓興奮地勾勒出發展藍圖,未來深圳的“第一總部”聚焦高新技術研發和國際運營,興寧的“第二總部”聚焦生產制造和國內運營,達產后年產值將超15億元。

  推進產業有序轉移的重點是“實”,要重實業、出實效。這次招商會突出粵東粵西粵北,突出主導產業和重點園區,主攻綠色化工、電子信息、智能家居三大產業。

  選擇這些產業,是因為基礎扎實。近五年,粵東粵西粵北有660多個投資超10億元的重大項目密集落地,其中不乏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等“巨無霸”項目。

  大項目帶動下,綠色石化、綠色鋼鐵、海工裝備、海上風電等臨海產業集群成型成勢,粵東粵西粵北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不少在珠三角發展多年的企業敏銳地發現,這與未來發展方向“很配”。

  這次招商會上,德國歐綠保集團亞洲首席運營官程春龍專門參加了綠色化工專場對接活動,收獲不小。“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和廣東省綠色轉型發展,都與我們在華發展戰略十分契合。這次活動為我們在湛江、陽江等地擴展業務,積極參與當地的固廢資源化利用、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無廢城市建設等項目,提供了更廣闊機遇。”程春龍說。

  “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新型儲能、醫療器械、智能裝備、智能家居產品、安全預警設備、高清顯示等,都是我們很感興趣的領域。”萊茵技術監督服務(廣東)有限公司政府關系部副總經理王欣欣說,公司將持續以廣州和深圳為核心輻射周邊地區,圍繞這些領域,為粵東粵西粵北企業提供檢測、檢驗、認證、培訓、咨詢服務。

  正如廣州發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梅文廣所言,“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的新能源發展,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地方發展之間一場關于綠色能源互利共贏的‘雙向奔赴’”。

  在梅文廣看來,“一鏈扣一鏈、一環扣一環”,公司作為廣州市國資系統能源產業鏈“鏈主”,以百萬基地“固鏈”、智能創新“強鏈”、開放合作“穩鏈”、文商農旅“補鏈”,組建動態開放的新能源產業鏈聯盟,帶動的不只是企業間的互動,更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環相扣。

  集聚發展、綠色發展,這是企業轉型升級所需,也是廣東高質量發展應有之義。雙方“一拍即合”。

  打出地方特色政策“組合拳”

  粵東西北有望成產業“新沃土”

  項目引進來,只是第一步,剩下九十九步還得靠落實。

  目前,廣東已專門出臺“1+14+15”產業有序轉移激勵性政策。圍繞這些政策,商務、發改、科技、工信、財政、人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地方金融監管等10個部門聯合,在招商會上首次開展集中宣講,讓企業聽明白、用起來。

  比如,圍繞招商引資,省商務廳將對在廣東設立的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最高獎勵1億元;對經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高獎勵1億元。珠三角城市引進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粵東西北引進總投資5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也可獲得獎勵。

  圍繞平臺載體建設,廣東省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12市以及惠州、江門、肇慶3市部分縣(市),支持每市高標準建設1個產業轉移主平臺。省工信廳提出,到2027年,這15個主平臺規上工業產值超1.5萬億元,承接國內外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項目數超過3000個。

  在推動創新發展上,省科技廳將支持整體遷移的科技企業繼續按政策享受原有優惠和資格,到2025年,粵東粵西粵北高企總數力爭達4500家。同時,推動粵東粵西粵北打造國字號產業品牌,并給予省級財政獎勵。

  市長們也有備而來,拿出真金白銀服務企業,打出有地方特色的“組合拳”。

  韶關市市長陳志清熱情拋出產業有序轉移“大禮包”:“實施28項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每年安排超6億元產業扶持資金;對落戶園區且符合條件的企業,最高給予建廠補助、租金補助、貸款貼息和平臺建設補助等4個1000萬元獎補。”

  “我們將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和百億級水經濟、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1+3’產業集群,分別制定產業優惠政策,對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河源市市長何國森說。

  揭陽市市長支光南提出,聚焦“三個最”,優化政務環境,出臺降低工業用地成本、加大財政金融科技支持等政策措施,努力營造成本更低、服務更優的營商環境。

  隨著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持續發力,粵東西北地區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廣大企業投資興業和開拓市場的新沃土。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