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以“人文灣區·數智賦能”為主題的2023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廣東·廣州)在廣州黃埔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次大會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廣播電視局指導,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聯合主辦。
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融資聯盟,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趨勢研究》《粵港澳大灣區AIGC文化產業年度價值榜單》等……大會開幕首日亮點紛呈,除了多項重磅發布外,現場還舉辦了大灣區文化產業推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推介等系列活動。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理事長孫志軍表示,舉辦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是推動金融投資文化實體企業的有效路徑,是聚合政府部門、投資界、產業界智慧力量共同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
23家單位合筑文化金融“朋友圈”
作為此次大會的關鍵成果、賦能文化產業的創新舉措,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融資聯盟正式成立。首批聯盟成員單位在會上集中亮相,23家機構涵蓋私募股權機構、風險投資機構、證券公司、文化國企等類型,陣容強大。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現在經濟活力最強、創新力度最大、創新要素最集聚的地區,尤其文化創意產業一直是支柱產業,有深厚的產業基礎。通過金融、科技給文化產業賦能,我相信下一步大灣區文化產業會取得更高質量、更大規模的發展。”首批聯盟單位之一的廣東中科科創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謝勇表示。
他介紹,聯盟成立后將開展一系列投融資,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的投融資服務,包括企業的資本賦能、企業的產業鏈銜接,都會以投融資聯盟為主體進行落地和實施。
聯盟旨在搭建一個投融資服務平臺,構建一個開放、創新和協作的文化產業投資生態圈,通過推進多層次的資源聯動、相互賦能,營造合作共贏和深度協同的產融氛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繁榮發展。
聯盟單位在數字化新業態方面具備豐富的投資經驗。例如,紅杉中國已先后聚焦AIGC、數字創意、元宇宙等文化產業前沿、高增長領域,投資了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超參數科技有限公司、印象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優質公司。豐富的投資經驗使聯盟機構“獨具慧眼”,能夠遴選優質項目、企業,并以資金精準賦能新動能。
聯盟的成立,相當于構建一個“文化+金融”生態圈。一方面,聯盟將在資本和項目之間架起合作的橋梁,搭建各類基金與企業充分對接的投融資平臺,廣泛收集有融資需求的文化產業優質企業和項目,建立優質項目推薦機制,讓資本和優質文化項目高效對接。
另一方面,聯盟還將打通區域界限,有效整合、匯聚各地區文化金融資本,更大限度發揮各地的文化金融政策支持引導,搭建全國性的文化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平臺,資本之間可以共享文化產業投資資源、信息和機遇,合作投資文化產業項目,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粵港澳大灣區投融資品牌,加快開發適應本地文企的金融信貸產品。
發布多份文化產業榜單及研究報告
投融資需要風向標。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上,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和投融資有何新亮點、新趨勢?
會上,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聯合艾媒咨詢發布了《2023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趨勢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規模超2萬億元,規模以上文化企業近萬家,與科技、金融的融合發展成為文化產業的最主要方向;此外,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活力十足,文化智造相關企業投融資最受歡迎,元宇宙、AIGC等新概念熱度上升;同時總結出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融資呈現“一個變革、兩大戰略、三大融合、四種創新”的發展趨勢。
針對數字文化內容消費投資潛力,報告提到,大灣區作為改革開放的陣地,同時也是數字文化出海活躍的區域,隨著“數字灣區”建設推動,未來大灣區的“數字文化出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此外,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AIGC文化產業年度價值榜單》也在現場發布。該榜單由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21世紀創投研究院、沃土高研院聯合開展評審,挖掘表彰年度優秀的粵港澳大灣區AIGC產業企業,充分展示大灣區產業新動能標桿案例。
榜單顯示,廣州紫為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七維視覺科技有限公司、超參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入選大灣區AIGC年度創新成長文化企業TOP10;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參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入選大灣區AIGC年度資本關注文化企業TOP10。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首席專家陶鋒表示,大灣區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多元的文化資源迅速成為AIGC高地。借本次榜單發布,期待可發掘在AIGC文化領域不斷創新、展現出巨大投資價值與成長潛力的先鋒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