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來自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深圳市商事主體達到400.51萬戶,同比增長4.61%。其中,企業249.37萬戶,占商事主體總量的62.26%,同比增長2.74%;個體戶151.14萬戶,同比增長7.86%……這一串數字背后,是深圳近年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出的紅利,使城市發展更具韌性與活力。
不久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機遇之城2023》報告中顯示,深圳在營商環境維度上排名第一。“創業之都”深圳不僅有華為、比亞迪、招商銀行、TCL等大型企業,更有數百萬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這些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更是激勵創新、帶動投資、促進消費的重要“生力軍”。數據顯示,深圳創業密度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達每千人227.4戶。
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更大發展機遇,深圳出臺《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提出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八大未來產業。以真材實料的產業空間、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真金白銀的惠企政策,助推產業巨頭搶灘深圳,重磅項目加速落地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