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灣區認證”首批項目公布儀式在深圳舉行,粵港澳三方共同公布了15項“灣區認證”項目,“灣區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灣區認證”標志啟用。
“灣區認證”是在市場監管總局和粵港澳有關部門指導下,三地認證機構等經營主體,基于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以粵港澳大灣區認證聯盟形式開展的高端品質自愿性認證。經過深度調研、科學論證,三地經營主體在工業消費品、農食產品和服務業等領域,共同開發了“灣區認證”首批15個項目。
項目突出粵港澳共商、共建、共享。由粵港澳三地經營主體及人員共同建立大灣區認證聯盟、灣區認證專業技術委員會、廣東粵港澳大灣區認證促進中心,共同組織認證項目研發。“灣區認證”所有項目的實施規則和依據標準均由三地共同研究制定,相關技術指標滿足三地市場準入要求,具體項目由三地共同組織實施,實現“一次認證,三地通行”。
“灣區認證”秉承“綠色灣區、智慧灣區、健康灣區、源產灣區、品尚灣區”五大理念,首批項目覆蓋衣、食、住、用等日常需要,滿足老人、兒童等不同群體的特殊需求,致力于支持地道特色傳承及科技創新,積極倡導綠色、低碳、健康的消費觀念,助力大灣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灣區認證”積極回應市場消費關切,用嚴謹科學的認證手段保障社會公眾對高品質的追求得到有效滿足。比如,“草莓”項目的認證規則要求種植過程中不噴施“膨大劑”,不添加甜味劑;“低藍光”認證項目要求光生物安全風險等級評價高于IEC國際標準要求;“養老安老服務”項目創新提出院舍食品微生物測試要求等。通過對風險和隱憂做“減法”,為安全和品質做“加法”,將“灣區認證”打造成為消費者“優選”“盲選”的可信賴質量標志。
“加入‘灣區認證’后,我們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更便捷地獲取政策支持和市場資源,也能更好地和其他企業展開合作。”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泛智屏BU研發中心總經理方慶說。
首批項目還突出質量認證公信力。“灣區認證”創新制度建設,引入質量信息公示、承諾賠付和銷售商首負責任機制。“通過承諾賠付,壓實認證機構和全鏈條各環節經營者的主體責任,以責任落實彰顯‘灣區認證’的公信力。”粵港澳大灣區認證聯盟理事長賴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