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至15日,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在廣州舉行,這是廣東民政領域首次集中舉行的多賽項省級職業技能大賽。來自全省各地的189名參賽選手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產生了養老護理員、遺體火化師、公墓管理員、假肢裝配工、矯形器裝配工5個賽項個人獎,以及組織獎、突出貢獻獎兩類集體獎項。選拔出的部分優秀人才將參加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決賽。
賽項考驗選手實操能力
“奶奶,您不要著急,我馬上為您查看情況。”養老護理賽項中設置了居家照護場景,模擬養老護理員緊急上門為燙傷的老人提供應急處理服務。
“我平常在養老機構開展服務比較多,通過比賽也對居家、社區場景里的養老服務有了更多了解。”來自廣州市老人院的養老護理員馬俊說,比如在上門服務中,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老人身上,一些老人存在失能失智的情況,也要跟家屬做好溝通交流。
養老護理員賽項裁判長、廣東省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廣東江南醫院)原護理部主任張雪英說,比賽項目的設置適應了社區居家養老需求越來越廣的趨勢,這對養老護理員的判斷、協調、溝通等綜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5個賽項分別進行了理論知識競賽和實操競賽,來自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189名參賽選手按照各自領域參加了5個賽項的激烈角逐,在兩天多的時間里同臺競技,拼技能、賽本領、展風采。
每個賽項都需要考核選手的理論知識水平,除此之外,養老護理賽項需考核選手生活照護、基礎照護、康復服務、心理支持等各項實操技能應用;殯葬賽項考核殯葬服務等實操技能應用;殘疾人技能賽項考核假肢和矯形器的測量、取型、修型、適配等實操技能應用。
如遺體火化師賽項的實操技能主要考核保養維修、骨灰處理和入爐火化模塊,要求遺體火化師手指、手臂靈活,動作協調,顏色辨別力強,具有一定的觀察、判斷、分析和溝通能力等職業能力特征。
選手學歷最高為本科
“在大家傳統的認知中,殯儀館就是提供遺體的冷藏、火化、安葬的地方。如今的殯葬服務更加多元化,更強調人文關懷。”茂名市殯儀館公墓管理員陳曄學的是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在工作中,她注重為逝者提供專業的服務,也會幫忙撫慰家屬的情緒。至今,她還跟一些逝者家屬保持著聯系,逢年過節便會發短信問候,表達關心。
為辦好此次競賽,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成立了競賽組委會,組建了工作專班,統籌謀劃。21個地市組織開展了省級競賽參賽選手的選拔賽。經過層層選拔,養老護理賽項、殯葬賽項、殘疾人技能賽項分別有60名、100名、29名選手參加省級競賽,最年輕的選手22歲。此外,參賽選手中不乏本科學歷人才,體現了廣東民政技能人才隊伍年輕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
部分獲得省級選拔賽名次的優秀選手,按照《廣東省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規定,經核準后將被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獲獎選手按規定進行技能等級晉升。部分優勝選手參與集訓后將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大賽,展現廣東民政服務技能人才的風采。
“三部門攜手合作舉辦此次競賽,為廣大民政技能人才提供切磋技藝、交流經驗、展示技能的平臺,加快了民政行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步伐。”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對提升養老護理、殯葬和殘疾人技能行業人才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廣東民政系統積極扶持、鼓勵、培育、發展養老護理、孤殘兒童護理、殯葬、假肢矯形等民政行業技能人才,有力推動了民政行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一大批“全國技術能手”“廣東省技術能手”“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能工巧匠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