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深圳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為1779.01萬人,創歷史新高;比2022年末增加12.83萬人,同比增長0.73%,增量居一線城市前列。
2023年,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779.01萬人,是一個創下歷年新高的數字。在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增長49萬人的大背景下,深圳增加12.83萬人,不僅重回增勢,還挑起了“大梁”。
作為國內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在吸引人口流入方面占據優勢。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較為寬松的落戶政策,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畢業生和創業者。
在《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榜單中,深圳首次躍居榜首,成為最吸引“95后”的城市。該報告指出,深圳擁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戶門檻,疊加創新的產業結構,提供較多工作崗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就業。
人口增長反映了城市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宏觀上看,2023年,深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46萬億元、增長6%,增速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今年一季度,深圳GDP繼續保持高增速,達6.4%。而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意味著有更多就業創業機會,這是人口持續流入的關鍵因素。
新增的常住人口都在哪?龍華、龍崗、寶安人口增量均超過2萬人,合計占全市人口增量比重超50%。2023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全部工業增加值蟬聯全國城市“雙第一”。產業大區也是人口大區,這樣的邏輯在增量數據中得到充分印證。
除了工業支柱持續攀升,深圳還在不斷吸引人才前來創業。2023年,深圳微型企業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長9.4%;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4489.68億元,同比增長8.8%,占GDP比重自2021年以來逐年遞增,持續提升至41.9%。
近年來,深圳民生事業的發展,也為吸引人力“后備軍”提供了重要保障。
醫療方面,市民在家門口看病越來越方便。截至2023年末,全市有衛生醫療機構5431個,比上年增加230個。過去的一年里,深圳加速推進深圳醫保制度體系全面形成,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體系,全方位織密織牢醫療保障網。
教育方面,深圳學位供給不斷“加碼”。截至2023年末,全市有幼兒園1973所,在園幼兒55.51萬人。有小學359所,在校學生122.66萬人。有普通中學554所,在校學生66.92萬人。有普通高等學校14所,在校學生16.08萬人。
2024年,深圳市百萬學位建設處于“沖刺階段”。深圳市全年計劃新改擴建130所以上中小學校(幼兒園),新增17萬個各類基礎教育學位。按計劃推進,深圳市秋季開學預計可新增約9萬個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