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廣州舉行“筑夢現代化·廣州‘進’行時”——培育建設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州市培育建設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工作情況及發展規劃。
據發布會消息,從今年初開始,廣州市集中資源優先培育建設越秀北京路美食區、海珠廣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區、天河珠江新城東南核心區3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銜接城市發展規劃,沿珠江前航道打造一江兩岸美食長廊,構建餐飲消費地標。未來,還將因地制宜在荔灣、番禺等地培育更多美食集聚區。
廣州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市管)王小華介紹,3個集聚區共有餐飲門店2230家,其中國際餐飲超500家,匯聚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米其林、黑珍珠等精致餐飲,是以餐飲為特色,集美食、購物、旅游、文化、商務、夜間經濟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街區。
“對首批培育建設的3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的選擇,主要是銜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5+2+4’商圈體系需求,同時考慮了區位分布、現有產業特色、交通狀況等。”王小華表示。
據廣州市越秀區委常委、副區長陳烯介紹,越秀北京路美食區依托千年商街,突出粵菜特色,成為廣州觸摸歷史、品味生活的典范。廣州市海珠區科工商信局局長陳宇則表示,廣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區將發揮城央和濱水優勢,突出國際、現代、年輕特色,形成水、陸、空(廣州塔)立體特色美食集聚。天河珠江新城東南核心區將發揮外國使領館匯集的國際優勢,優先發展國際菜系和高端餐飲,提升國際消費中心核心承載區功能。
廣州具有深厚的美食文化積淀和群眾基礎,“食在廣州”享譽海內外,已形成以粵菜為先、海納百川、國際多元等特點。2023年底,全市有粵式餐飲門店超10萬家,其他地方特色菜類正餐門店3.5萬家;國際美食類門店2.1萬家,持續增長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