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省委書記黃坤明前往清遠市陽山縣、連州市、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深入鄉鎮農村、文教設施、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和自然保護區,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就指導推動基層開展主題教育、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加快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扎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抓緊抓實“百千萬工程”,在更高起點上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人民。
黃坤明首先來到位于陽山縣秤架瑤族鄉的善美康橋,認真聽取瑤族、漢族干部群眾合力修建便民橋的事跡和使用情況介紹。他說,善美康橋的建設運營,是廣東民族團結進步的象征,我們要繼承發揚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團結一心、奮發有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同邁向現代化。要下力氣守護好一汪清水,讓風雨廊橋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打造體現地域特色的亮麗名片。隨后,黃坤明來到善美康橋所在的秤架村英明村小組,沿村道步行考察村容村貌,指出要在尊重農民意愿基礎上穩步推進農房建設管控,強化規劃引領,從新房建設入手,帶動舊房改造,循序漸進推動整體風貌提升,同時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和農村垃圾污水收集處理,從根本上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在南嶺國家公園陽山片區和廣東連南國家石漠公園,黃坤明深入核心保護區,察看植被分布和生態修復情況,強調要加強對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持續植綠護綠增綠,切實筑牢生態屏障。積極推進生態惠民,有序開發觀光游、度假游、康養游,為當地群眾帶來更多綠色福祉。
位于連州市連州鎮的清遠民族工業園是全省唯一的民族工業園。黃坤明走進園內建滔(連州)信息科技產業園區,深入電子紗、玻璃布等產品制備車間,詢問了解生產工序、環保工藝應用、關鍵設備國產化率和市場銷售情況。他勉勵企業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加快推動生產工藝迭代升級,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持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連州菜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種植基地和連南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三產融合發展中心,黃坤明詳細了解當地培育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情況。他強調,做強特色農業,種業振興是關鍵,要選育抗病能力強、經濟效益好、體現特色風味的經濟作物品種,完善物流體系建設,瞄準市場需求開發多樣化精深加工產品,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要下功夫做好品牌創建和市場培育,用心設計農特產品品牌形象,做到記得住、叫得響、好推廣。黃坤明還聽取了中山大學開展“百校聯百縣興千村”工作情況的介紹,勉勵學校充分發揮教學科研和人才培育的優勢,幫助當地培養一批鄉村經理人、能工巧匠、電商達人和種糧能手,廣泛發動青年志愿者到農村一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用專業知識、創新理念幫助基層干部群眾更好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
在連南瑤族博物館,黃坤明深入了解瑤族歷史文化,強調要發揮好博物館研究、展示、教育功能,更好保育傳承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連山第一小學,黃坤明走進學校文化館和科創室,觀看師生文體活動成果展示和正在開展的學生科學興趣活動,希望學校堅持辦學特色,積極融入民族元素,創新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連山永和鎮石坪村,黃坤明實地考察當地實施“三塊地”活化改革試點,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鄉村旅游的經驗做法,并與村中各族干部群眾代表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話發展,關切詢問家庭收入來源、村集體收入構成、特色產業發展等村情民情,聽取大家對于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建議。他說,推動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會堅定不移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幫助大家早日過上更加殷實的生活。希望鄉親們發揚自強自立精神,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用艱苦奮斗創造幸福明天,祝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調研期間,黃坤明聽取了清遠市和有關縣推動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百千萬工程”以及廣州市花都區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的情況匯報,充分肯定市縣兩級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重要抓手凝心聚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有力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他強調,要立足資源稟賦走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道路,抓住用好“百千萬工程”實施重大機遇,充分發揮生態環境、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下功夫補齊短板弱項,努力在新一輪發展中加快趕上、力爭上游,在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打造樣板、爭創示范。要聚力構建具有山區民族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增強內生造血功能和增加群眾收入為導向,集中力量推動生態食品加工、民族手工藝等特色產業朝著規模化、品牌化方向加快發展。要著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緊密對接灣區大市場做好“土特產”文章,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孵化更多百億元級、千億元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要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抓好南嶺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多措并舉興林富民,努力在實現生態價值轉換上走出新路,在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上走在前列。要扎實推進美麗圩鎮建設,堅持點線結合、疏密有致做好街區規劃設計,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民族風情的特色小鎮。要加快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積極推動廣清永高鐵落地建設,盡快提升區域通達能力,加大力度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就近就醫就學。要高質量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工作制度,堅持把實的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實實在在抓好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檢視整改,以實干業績推動發展、取信于民,讓廣大父老鄉親真切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風貌。
省領導陳建文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