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一周時間,便以較低的利率成功發行了5億元公司債,不僅降低了融資成本,更提振了市場對于我們在公開市場融資的信心。”碧桂園資本市場部總經理張晟嘉說。不久前,受益于深交所的民企債券發行配套信用保護工具,碧桂園成為全國首批使用該融資方案完成發債的房企。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外部環境中,廣東不斷強化資本市場服務,支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各類企業通過更寬的直接融資渠道,獲取源源不斷的資本“活水”,為發展增添動能。廣東證監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廣東各類企業通過IPO(首次公開募股)、增發、配股或發行債券等融資503家次,籌集資金3615億元,對助力企業恢復正常經營秩序、促進經濟穩步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用好用足融資政策
5月20日,在深交所推出的信用保護工具增信支持下,碧桂園、美的置業兩家廣東民營房企在交易所市場成功發行15億元公司債,吸引了市場上較多的主流金融機構認購,票面利率僅4.5%,遠低于企業同期限債券利率。
廣東證監局數據顯示,房地產企業融資債券壓力有所緩解,今年1—5月,廣東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315億元,其中4月、5月共籌集資金284億元,是一季度融資規模的9倍。
為幫助企業用好用足資本市場的融資政策,省金融局、廣東證監局等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引導金融機構圍繞金融服務企業紓困、支持外貿平穩發展、房地產健康運行、自主創新戰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加強扶持。
“今年以來,廣發證券支持廣東省內企業在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實現融資超570億元,其中協助華興銀行發行30億小微金融債,募集資金用于拓寬小微企業信貸資金來源,支持小微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加快復工復產。”廣發證券總經理助理胡金泉說。
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來說,有效融資是促進平穩發展的“及時雨”。廣東證監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省制造業企業利用境內資本市場籌集資金約490億元,零售、民航、公路水路運輸行業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250億元。
營造有利融資環境
有力的政策猶如“強心劑”,讓不少民營企業家對于未來發展更有信心。“從申報到過會,只用了三個月,非常快。”作為廣州首家從新三板創新層到北交所上市的企業,廣東奧迪威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曙光在上市當天介紹,“資本市場大環境對中小型企業,尤其對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支持力度很大。”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6月19日,廣東今年新增境內上市公司27家,籌集資金318.81億元,不僅全部為民營企業,還大部分是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截至6月19日,全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786家,其中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別有260家、69家、12家。
在私募股權融資領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證監局等部門組織開展全省30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私募機構開展股權融資對接活動,加強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力度。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以來,廣東省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新增募集資金702億元,募資規模居全國第一。其中,在IT、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醫療、機械制造、互聯網等熱門領域投資金額達263億元;在區域性股權市場,廣東股權交易中心的“科技創新板”和“專精特新板”截至今年5月底分別有633家、286家掛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