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今年前5個月經濟數據顯示,5月單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增速比4月加快1.0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收窄3.7個百分點;1月—5月,廣東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4萬億元,同比增長3.8%,同期制造業投資增長24.5%。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1月—5月廣東經濟總體運行穩中有進,經濟韌性進一步凸顯。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貨物進出口等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與全國同期經濟數據對比看,一些核心經濟指標優于全國總體情況。
汽車生產明顯加快
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增速比4月加快1.0個百分點。1月—5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4萬億元,增長3.8%。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說,制造業對廣東經濟的牽引作用明顯。珠三角的傳統制造業的增長及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經濟新產業的快速發展,都對制造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
1月—5月,分行業門類看,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2%、3.7%、2.4%。支柱行業中,汽車零部件供應逐步恢復,汽車生產明顯加快,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1%、2.2%。
謝來風認為,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歷來是廣東的優勢產業,這些產業的鏈條相對比較完整,受外部影響相對較小。未來要進一步增強產業韌性,要有產業鏈掌控能力,提升產業鏈的區域配套水平;還要有供應商備份,避免出現產業鏈供應鏈“斷裂”。
工業穩定增長的背后是投資不斷繼續產業發展的新動力。1月—5月,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7%。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增長24.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9.8%。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投資咨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劉金山分析,制造業中具有科技含量的投資在增長,這有利于提升廣東的制造業創新能力,“下半年,隨著各級政府專項債的到位,一些大型工程項目會逐步開展,固定資產投資的指標將會進一步提升”。
5月社消零降幅收窄
5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收窄3.7個百分點。1月—5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萬億元,下降0.8%。由于電商平臺“618”促銷時間窗口提前,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3.0%。
“長期來看,消費需求增長比投資更重要。”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董志強認為,政策上應更加注重考慮刺激消費和出口,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需推動經濟流通,盡量促進消費需求增長。
對外貿易方面,廣東進出口增速回升。1月—5月,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較1月—4月提高0.3個百分點。
民生方面,1月—5月,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9%,漲幅與1月—4月持平。
交通運輸方面,1月—5月,全省貨運量同比下降9.1%。貨物周轉量下降1.5%,其中,鐵路、管道分別增長3.1%、0.6%。港口貨物吞吐量下降6.1%;集裝箱吞吐量下降3.9%,降幅比1月—4月收窄1.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