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省交通運輸廳消息,搬遷至翠亨新區馬鞍島東岸的新中山客運口岸正式運行。當天,滿載約220名旅客的客輪“中山20”平穩駛離碼頭前往香港開啟新口岸的首航之旅。
眼下正值歲末年初,廣東一批交通、水利等領域民生工程圓滿完成年度投資任務,陸續迎來建成投用,正式“上崗”。
多個水利項目提升防洪標準
新中山客運碼頭是目前全省規模最大的水運客運口岸。相比舊港,新中山客運口岸增設了8個泊位,原有的中山至香港中港城、中山至香港機場兩條航線平均縮短11海里,航行時間減少約20分鐘。
結合市場需求及運營策略,新中山客運口岸率先開通“中山—香港中港城”“中山—香港機場”“中山—深圳蛇口”3條航線。未來,新中山客運口岸預計還將開通中山至澳門氹仔航線,便利兩地市民日常往來。
除了交通項目,一批水利項目也陸續建成投用。近日,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珠海小林聯圍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質量等級評定為優良。珠海小林聯圍項目作為斗門區防洪體系的核心,不僅將防洪標準提升至百年一遇,還提前完成了堤防防洪圈的封閉建設,顯著增強了區域防潮洪能力。有效減輕了海浪對沿岸地區的沖擊,為當地居民和產業發展建起了一道堅固的安全防護屏障。
在惠州,西枝江堤防達標加固工程(永良圍惠城區段)近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并正式交付使用。該工程覆蓋了惠州市惠城區馬安鎮的四個村莊,將提高區域防洪標準至50年一遇,保護約9萬居民和5.5萬畝耕地的安全。
中交四航局項目經理孟葉春表示:“西枝江堤防達標加固工程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堤防達標加固7.059千米,重建水閘1座,重建或改造穿堤涵5座,稻園至水貝引渠疏浚3.5千米?!苯涍^兩年的建設,項目為沿江百姓筑起一座“幸福堤壩”。
“為全線通車作最后準備”
今年以來,廣東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與粵東、粵西、粵北交通互聯互通,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6月,深中通道建成通車;9月,梅龍高鐵開通運營,推動梅州、河源等蘇區老區融入灣區;10月,南中高速建成通車,廣州、中山、深圳三市進一步“牽手協作”……
接近年關,廣東不少交通項目進入收官時刻,即將迎來建成通車。
近日,湛江機場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瀝青上面層試驗段總結完成,項目全面進入瀝青路面上面層攤鋪階段,為項目2024年底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罢拷瓩C場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長約18公里,已于2023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二期工程長約7公里,計劃于2024年全線建成通車。全線通車后,從湛江市區前往粵西國際空港將節省約20分鐘車程?!表椖肯嚓P負責人介紹。
11月19日,深汕西改擴建項目主線最后66.8公里順利通過交工驗收,項目全線146.1公里高速公路具備八車道通車條件。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起于陸豐市潭西鎮,路線向西途經汕尾市城區、海豐縣,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惠州市惠東縣、惠州市惠陽區,深圳市坪山區,終于深圳市龍崗區,全長約146公里。改擴建完成后,項目全線將拓展為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提升至120公里/小時。“我們在為全線通車作最后準備,希望為沿線居民帶來更加舒適的出行體驗?!鄙钌俏鞲臄U建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