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漫步在東湖公園的綠樹紅花之中。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綠色是山和水的顏色,代表著自然和生機。陽春三月,依江傍海的江門山河大美,綠意盎然。
黃燦燦的風鈴木風中搖曳、橙紅色的炮仗花如瀑傾瀉,還有那田間喜人的油菜花海……穿行于城市與鄉村,處處花團錦簇、爭奇斗艷,所見皆是景。
山與海相擁,人與城共融。如今的江門,一邊是青林碧海、魚躍淺灘、鷗鷺翔集;一邊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游人如織。一半自然一半繁華,充分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充分展現了綠美僑都的詩意浪漫。
生態是最大的資源,綠色是最亮的底色。作為國家森林城市,江門擁有林地面積643.2萬畝,森林蓄積量達2526.52萬立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5.34%,人均森林碳儲量14.4噸,各項指標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排名前列。
接下來,江門將全力推進綠美江門生態建設“六大行動”,開展“公益植樹”“認種認養”“送苗下鄉”“互聯網+義務植樹”等形式多樣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倡導市民以植樹造林、陽臺種花、社區綠化等形式參與義務植樹活動,預計今年春季參與義務植樹人次將達到58.41萬,植樹約171.73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