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西路步行街內開啟的新春嘉年華。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煙墩山下,煥新升級的孫文西路步行街開啟新春嘉年華;中山影視城內,白天民俗演藝與晚上的“夢幻之夜”彩燈會精彩交織;中山市博物館里,市民在迎春納福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2025年春節期間,中山以“游賞美麗中山”為主題,組織開展約800場特色文旅活動,誠邀廣大游客感受“人間煙火氣,灣區好生活”。這是深中通道開通后的首個春節,中山營造濃厚的新春氛圍,將優質文旅產品帶給八方來客,以文旅熱帶動消費旺。
步行街煥新開啟春節嘉年華
今年春節假期,煥新升級的孫文西路步行街成為游客打卡的主要目的地之一。1月29日(大年初一),2025年中山春節嘉年華在此拉開帷幕。連日來,以“金蛇舞香山 岐來賀新春”為主題的嘉年華融合中山美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以美食品鑒、文藝展演、互動體驗等形式,為市民奉上最具中山味、灣區范的精彩新年。
從石岐街道興中廣場步入孫文西路步行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嘉年華絢麗的電子門樓。前行數步,連綿的花燈懸掛在上空,將街道裝點得分外喜慶。
穿過“喜迎新春”花燈,以紅色為主色調的新春“喜”市美食文化集市匯聚了來自盈喜婚宴酒樓、三溪酒樓、岐苑酒家、永怡泓苑酒樓等中山知名酒樓的特色美食,從石岐紅燒乳鴿、酥炸脆肉鯇,到崖口煲仔飯、神灣菠蘿牛肋條,再到碗仔翅、菊花芝士餅、荼薇蛋卷、小欖炸魚球……各色美食小吃應有盡有,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品嘗。
在香山古風文化體驗館內,火紅的燈籠、應景的裝飾隨處可見,廣府金繡、手工沉香、漆扇制作、手工刺繡等精美文創產品不僅彰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吸引眾多市民游客欣賞購買。
除美食和文創產品外,嘉年華還包含一系列別出心裁的活動,融合古典與現代、時尚與傳統的國潮漢服打卡秀就是其中之一。漢服愛好者手執燈籠、精致扇子等傳統道具,沿著古色古香的步行街款款而行,一舉一動皆流露出國風之美。華麗精致的服飾,與百年騎樓的歷史風貌相得益彰,為香山古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夜幕下,煙墩山下的香山劇場熠熠生輝,香山古城的深厚歷史韻味與劇場的現代蓬勃活力在此交織、碰撞。年初一到年初六每天晚上8時,香山劇場均上演不同主題的視聽盛宴,不僅有年味十足的新春歌會、國潮主題音樂表演,還有電子音樂體驗,年初六晚上更是邀請了香港藝人開流行音樂會,為新春佳節的夜晚增添更多的魅力和活力。
影視城日與夜精彩交織上演
1月31日(大年初三),由中山曲藝家協會帶來的經典粵劇表演在中山影視城羅馬劇場上演。作為春節期間的重要文化活動,一連三天的粵劇演出在這里持續上演,當天正是這場文化盛宴的最后一場。戲迷們早早來到劇場,場內座無虛席。
此次表演包含6個經典粵劇曲目,包括《驪宮賀壽舞霓裳》《十八相送》《夢會太湖》等。演出在經典曲目《化蝶》中拉開帷幕,演員憑借精湛的唱腔、細膩的表演,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將劇中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
據了解,春節假期期間,中山影視城2025年新春活動一連多天好戲連臺,日與夜的精彩交織上演。其中,經典粵劇展演、非遺彩帶龍、醒獅賀歲巡游、穿越快閃舞蹈、綜藝演出和街區舞蹈表演等,從年初一持續至年初六,與市民一同鬧新春;中山影視城夜場“夢幻之夜”彩燈會場景豐富,龍鳳呈祥、繁光森林、螢蟲秘境、花仙子等大型彩燈展增添節日氛圍,迎客舞、非遺火壺、打鐵花和篝火晚會等演出獨具民俗特色,陪伴市民度過難忘之夜。
博物館活動讓市民享文化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中山市博物館迎來了別開生面的春節慶祝活動——“迎春納福樂翻天,博物館里過大年”。這場延續整個春節假期的系列活動,吸引各地游客齊聚一堂,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走進中山市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火喜慶的景象。博物館的廣場上,一場以《白蛇傳》為藍本,“春日暖新歲”為主題的傳統文化節目展演一把抓住了參觀者的眼球。展演中,百花花神獻春、青蛇白蛇千年再相見、白蛇許仙再續情緣等經典橋段,通過舞蹈、京劇、漢服走秀等形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太精彩了!沒想到在博物館里還能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感覺年味一下子就來了。”來自深圳的劉女士帶著兩個女兒專程到中山博物館參觀,正巧趕上了活動,她表示,這次內容豐富的活動讓孩子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大的興趣。
除了節目展演,博物館還設置了多個互動體驗區。在“四時有序 喜迎新春”傳統文化體驗活動中,游客們通過“找福字”“成語填空”“飛花令”“非遺食物”等游戲,感受到春節的喜慶氛圍。
據中山市博物館館長余子龍介紹,今年春節期間博物館的活動策劃更加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游客在博物館里感受到春節的傳統魅力,同時也能了解中山的歷史文化。”
余子龍表示,今年春節期間的展覽和活動特別突出了中山的華僑文化和民間文化。例如,“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主題展”展示了10位香山文化名家的成長歷程,反映了他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