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旅游強省 > 打響旅游“強品牌”

中山創新打造香山文化IP 建大灣區人文地標城市

時間 : 2024-06-28 09:58:0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6月30日深中通道將建成通車。當天晚上,深中通道西岸的登陸點馬鞍島上,一場“致敬深中通道建設者”金色大地音樂會將在伶仃洋畔唱響。

  一橋飛架,不僅縮短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距離,也打開了中山面向大灣區的更多文旅窗口:正在活化更新的香山古城片區、燃爆鄉村的金色大地音樂會和村“BA”、以文化為紐帶的“香山古韻”“岐水流芳”旅游示范帶……一個個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新香山文化IP,在中山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近年來,中山市扎實貫徹落實廣東省推進文化強省大會部署要求,濃墨重彩書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文地標城市,推動“以文惠民”向“以文興城”躍升。

  古城煥發新生

  6月下旬,位于中山石岐街道香山古城片區的從善坊改造工程進入尾聲。

  從善坊是中山乃至珠三角地區頗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風格建筑群,擁有140多棟僑房,地處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孫文西路步行街范圍。經10年謀劃論證、7輪方案設計修改,2023年3月,從善坊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動工。

  “如果說孫文西歷史文化街區是一位‘大家閨秀’,那么從善坊就如同‘小家碧玉’,我們在這里形成的經驗,將有助于整個香山古城建設。”中山市石岐街道香山古城保護活化中心主任田湘攸說。

  如今,中山正循序漸進啟動香山古城改造工程,在處理好香山古城保護和發展關系的同時,加快推進工程項目建設,按照小單元、漸進式、微改造的模式,以繡花功夫,久久為功,打造精品歷史文化街區。

  中山城市原點——香山古城片區的故事遠不止如此。

  6月10日端午節當天,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中山)龍舟邀請賽在東明橋與康華橋之間的岐江河水域范圍(中山市龍舟文化公園)舉行,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37支龍舟隊伍齊聚一堂,圍繞多個項目展開競逐。6月8日至6月9日,還舉行了龍舟賽預熱表演賽。

  這場比賽給石岐街道帶來了滿滿的人氣,數據顯示,端午節假期三天,石岐街道六大商圈和孫文西路步行街總客流量87.1萬人次,現場觀賽超20萬人次,僅端午當天網絡直播觀看賽事人數即超1300萬人次,端午假期共拉動消費金額超4000萬元,同比增長17%。

  鄉村游成新亮點

  既有歷史,也有“新潮”。7月初,迎接“深中通道”通車中山市籃球邀請賽將在沙溪打響。作為火爆廣東乃至全國的“村BA”冠軍誕生地,沙溪籃球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鄉村文旅熱點。

  2023年,首屆全國“村BA”在貴州省臺盤村舉辦,中山市沙溪鎮籃球隊奪得總冠軍。一時間,“BA”在中山熱起來了:市級“村BA”開打,“廠BA”也來了,熱度一路高攀,甚至引發了全國各地、各行業來中山切磋球技的熱潮。

  一場球賽,引發現象級的系列民間賽事,中山“BA”,“火爆”了,其中有個重要原因,是民間賽事獲得了更充足的官方支持。

  2023年底,“豐富市民體育生活”被列進2024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實事備選項目,其內容涉及新建、改造一批籃球場,舉辦“村BA”“廠BA”等大型體育賽事。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陳威介紹,中山在2024年將繼續新建籃球場:“每個鎮街至少要有一個帶看臺的球場,方便舉辦高水平的賽事,而且要提高球場建設標準,比如把水泥球場換成硅PU的,讓群眾能更舒適地打球。”

  中山《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強鎮興村的行動方案》指出,要持續開展“稻田音樂會”“村晚”等特色活動,推廣“村BA”“村超”、全民健身等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創新豐富鄉村旅游產品,推動文化藝術和鄉村田園風光相融合。

  “村BA”出圈了,金色大地演唱會也火了。結合自然風光和文旅資源,2023年8月以來,中山市已經舉辦70余場次公益性質的金色大地音樂會,在鄉村田野、水岸綠地等場所搭建市民共樂舞臺,繪就一幅獨具特色的“百千萬工程”實景圖。

  數據顯示,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中山市金色大地音樂會系列活動線上線下累計吸引超800萬人次觀看。一場場“百千萬工程”的大地飛歌飛進了千家萬戶,讓群眾享受視聽盛宴,在當中找到文化認同感和精神歸屬感。

  推動農文旅融合,中山還高品質打造“香山古韻”“岐水流芳”兩大鄉村振興示范帶。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表示,要結合五桂山這塊瑰寶,打造環五桂山“香山古韻”以及“岐水流芳”兩大鄉村振興示范帶,把岐澳古道、香山古城等項目規劃建設好,充分展現中山厚重的歷史文化。

  如今,一條條游客可漫游的鄉村精品路線、帶動鄉村產業串珠成鏈的經濟路線在中山逐步形成,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文化惠民催生新IP

  6月15日至16日,新編歷史題材粵劇《張九齡》在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連續上演兩場,這是中山廣播電視臺香山文化頻道2024年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之一。

  張九齡被譽為“嶺南第一人”。粵劇《張九齡》生動再現了南粵先賢、唐朝名相張九齡開辟梅關古道,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傳奇。國家一級演員、劇中張九齡扮演者文汝清認為,張九齡開的并不只是一座物質之山,更矗立起了精神之山、人文之山。

  這場演出獲得了中山市民一致好評。“劇情好、演員唱得好、舞臺布景也好,故事主題很宏大,很感人,希望中山能有越來越多這樣高水準的文藝演出。”15日晚,中山市民張曉媛觀影后表示。

  文化成果的紛至沓來、公共文化設施的普及、惠民文化活動的豐富,讓中山市民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比如,近兩年來開進中山大街小巷的“新晉網紅”——香山書房,就成為全民閱讀的新空間。如今,中山香山書房總量已經達到107家,人們可以在社區、校園、商圈、公園、景點等地與風格各異的香山書房不期而遇,在這里領略閱讀的魅力,感受中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氣息,成為中山“文化興城”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今年1至6月,中山全市香山書房人流量超140萬人次,相比2023年同比增長15%。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