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場碩士以上及留學歸國人才專場洽談會現場。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3月30日,由省人社廳、中山大學聯合主辦,省人才服務局承辦的“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百校萬企公益招聘系列行動——碩士以上及留學歸國人才專場洽談會”在廣州舉辦。作為廣東省首場碩士以上及留學歸國人才專場洽談會,活動共吸引100家企事業單位攜3809個崗位進場攬才。當天累計1286名碩士以上及留學歸國人才入場洽談,近四成畢業生在現場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
連日來,廣東人社系統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在落實落細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中,踐行為民初心使命,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將為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激勵人社系統打造人才集聚和民生保障新高地,凝心聚力畫好廣東人社奮進‘十四五’的路線圖。”省人社廳副廳長、廳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周成表示。
抓主要矛盾??
打好穩就業“關鍵一招”
穩定重點群體就業,是實現穩就業的“關鍵一招”。省人社廳依托“三會一課”等載體,組織全員進行學習,抽調機關黨委骨干力量編入黨史教育各工作組,組織開展專家輔導報告會、進行歌詠活動等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黨史教育中著重領會方式方法,力抓主要矛盾,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
動態掌握全省1.5萬家企業生產用工需求提前研判就業形勢、開展網絡招聘幫助達成就業意向超過11.1萬人、開展返崗專車服務為省內重點企業輸送到崗超4.5萬人……作為務工人員大省,廣東人社部門提早謀劃,深入推進用工余缺調劑,促進農民工在省內平穩有序就業。
“我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安排,在全省人才公共服務機構開展‘服務人才解難題’專項行動,重點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讓學生和企業都滿意。”廣東省人才服務局四級調研員石意科說。
為解決當前急需緊缺崗位的引才難題,促進人崗高效對接,廣東此前已針對醫學類人才緊缺問題,舉辦醫藥類專場招聘活動,推動逾千名畢業生現場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
隨后,一場面向碩士以上及留學歸國人才的洽談會接續開啟,聚集國內多家優質企事業單位前來引才,涉及科技、化工、工程等14個不同行業。4月,省人社廳還將舉辦博士科研人才專場供需見面招聘洽談會,力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周成表示,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才能更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才能以更高素質的人才供給支撐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畫好民生與經濟相得益彰的光明圖景。
破關鍵問題??
真金白銀助力紓困解難
減負擔,就是要減輕企業的用工成本。省人社廳從黨史學習教育中重溫世界觀和方法論,把保市場主體作為穩就業的關鍵,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紓困解難、穩定崗位。
延長階段性下調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率和浮動費率政策期限;繼續實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分檔減繳和暫免征收優惠政策,今年2月,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在《廣東省減輕企業負擔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廣東將推出10項措施,為企業減負超500億元。
“近年來,祖國對港澳青年的關懷和支持,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香港國際青年創客聯盟總干事黃敏高興地說。近日,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在廣州正式開園,為在粵創業的港澳青年打上一劑“強心針”。
這是廣東大力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鼓勵開展創業實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實際舉措之一。
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50萬元、創業孵化補貼期限延長至2年、對“共享用工”予以適當補貼……省人社廳從黨的百年征程中學習領會,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以實際舉措促發展,推動穩就業。
解民之所難??
推進三項工程提技能助就業
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強化技能人才支撐是關鍵。
省人社廳組織以支部書記帶頭,主動學深學透,要求支部成員“每天至少學1小時”,并展開“深調研”活動,部署開展36項課題研究,解決老百姓煩心事;認真落實“小切口大變化”民生實事辦理制度,進一步拓寬技能就業、技能增收之路。
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這一舞臺上,來自各地的技能人才紛紛亮出絕招,拿出真本領。“沒想到冠軍還有25萬元的獎金!”參賽選手范彪獲獎后激動地說。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綜合性職業技能大賽上,對于獲得金、銀、銅和優勝獎的廣東選手,我省分別予以25萬元到1萬元不等的獎勵。
此外,廣東還積極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的促就業功能,提出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可申請最高額度為5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等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