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奮進?辦實事開新局

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戴運龍:在新的趕考路上體現財政擔當貢獻財政力量

時間 : 2021-07-27 09:24:0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號召全體中國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戴運龍日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廣東財政將發揮好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堅持以政領財、以財輔政,聚焦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奮力在新的趕考路上體現財政擔當、貢獻財政力量。

  集中財力辦大事,支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廣東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財政如何支持保障?

  戴運龍: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的要求,統籌全省財政資源,為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一是把推動“雙區”建設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發力點。聚焦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探索推出更多財稅創新舉措,緊緊抓住橫琴、前海新一輪深度開發開放重大機遇,全力推進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

  二是把支持科技創新強省建設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強化基礎研究投入,推動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計劃籌集近1000億元支持半導體、先進制造業、海上風電等產業發展,助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加快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

  三是把支持擴大內需作為財政投入的重點方向。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在繼續保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最安全地區的基礎上,用好今年中央下達的4065億元新增債券,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全力保障打基礎、補短板、促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

  四是把提高發展平衡性協調性作為財政支持的重要著力點。落細落實支持老區蘇區、民族地區、北部生態發展區、省際交界地區加快發展的一攬子財政政策,計劃新增投入約500億元。健全差異化的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引導省級專項資金分配進一步向“一帶一區”傾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南方日報: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廣東財政如何發揮保障作用?

  戴運龍:“十三五”期間,我們不斷加大對“三農”領域投入的力度,全省農林水支出合計4463億元,年均增幅 6.8%。接下來,我們將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好優先“投”、多方“籌”、全面“統”、有效“管”的組合拳。

  一是堅持把“三農”作為財政優先保障的領域,確保今年全省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約1200億元落到實處,做到財政投入“只增不減”。

  二是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完善農業信貸擔保、農業保險等政策,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格局。

  三是更大力度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今年省級統籌整合農口部門資金超過300億元,八成已下達市縣統籌使用,進一步擴大市縣自主權,并探索實施財政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市縣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是逐步將涉農資金納入常態化直達機制,實現直達基層、直達農戶。建立完善涉農資金績效指標體系,將績效評價結果與后續年度資金分配掛鉤,促進提升涉農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為人民服務,不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廣東一向把保障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接下來財政將如何發力?

  戴運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公共財政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財政”,我們堅定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十三五”時期全省財政民生投入合計5.5萬億元,占總支出的比重達到七成,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底線民生保障水平保持全國前列,推動高水平醫院、本科和高職院校建設覆蓋全省各市,實現市市通高鐵、管道天然氣等。

  今年以來,我們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出“10+10”民生項目清單,落實好“小切口大變化”民生實事辦理制度,大力支持做好疫情防控、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防災減災等工作。其中,上半年投入243億元支持打贏疫情防控硬仗,安排11.6億元支持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落實288億元持續提升低保、特困、孤兒、殘疾人等底線民生保障水平。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時刻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持續保持全省民生支出“只增不減”,系統謀劃支持民生事業發展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目前初步計劃投入超過300億元支持新一輪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計劃,多渠道籌集約1000億元支持區域水資源配置、城際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實實在在地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高起點上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

  南方日報:新的征程上,我們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一向重視改革的廣東財政,將如何進一步發揮好改革作用?

  戴運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是一場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是立足全局、著眼長遠的制度創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一直是廣東財政發展的動力源泉。近年來,廣東財政積極推進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大力推動預算管理改革、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數字財政”建設等走在全國前列,助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接下來,廣東財政將在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上持續發力。今年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率先出臺《關于加強統籌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在高起點上推進新一輪改革,著力構建全省統籌、全域協同、全鏈條銜接的財政預算管理格局。

  一是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機制,對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等重大戰略任務進行清單化管理保障,暢通從規劃部署到政策項目、再到資金安排的工作鏈條,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二是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加強政府資源資產清理盤活和共享共用,推動各地各部門實現資源統籌、政策聚焦、資金協同,構建“大財政大預算大資產”格局,推動集中力量辦大事。

  三是提升市縣管財理財水平,實施省對市縣財政預算安排審核,督導市縣科學合規配置財政資源。率先實現全省上線“數字財政”系統,補齊不同層級和區域之間的財政信息化差距,進一步完善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制度體系,推動市縣科學配置財政資源,形成全省服務保障大事要事落實的合力。

  ■數讀

  ●2021年1—6月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600億元,增長17.6%,兩年平均增長5.3%。

  落實民生支出6422億元,占全省支出比重達七成。

  ●2021年

  省財政安排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的重點支出5563億元,占比84.6%。

  ●2021年1—6月

  中央和地方對應安排直達資金1149億元,支出進度達73.9%,惠及各類市場主體1.31萬家,受益群眾9117萬人次。

  省財政系統謀劃11項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園建設等重點財稅政策。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