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奮進?辦實事開新局

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濤:為廣東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河源貢獻

時間 : 2021-08-26 11:15:2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系統回顧總結了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寶貴經驗,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精辟地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全面總結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中國的巨變,以及黨的力量、國家的力量、民族的力量,令人心潮澎湃、無比振奮。”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濤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河源將按照省委“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及“1+1+9”工作部署,搶抓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加快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步伐。

  總書記重要講話令人心潮澎湃、無比振奮

  南方日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您有哪些深刻體會?

  林濤: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黨的力量、國家的力量、民族的力量,令人心潮澎湃、無比振奮。一是深刻認識到100年來我們黨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的重大政治意義、歷史意義、世界意義。二是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夠實現的,新征程上不能有絲毫懈怠。三是深刻認識到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要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四是深刻認識到“九個必須”既總結歷史又指向未來,既是理論遵循,也是行動指南。

  接下來,河源將把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到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牢牢把握“九個必須”,全面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搶抓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突出抓好“六個抓”——抓基層黨組織建設、抓經濟發展、抓鄉村振興、抓民生事業、抓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抓干部隊伍建設,為廣東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河源貢獻。

  加快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步伐

  南方日報: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是河源的底色,生態是河源的生命線。請問河源在筑牢粵北生態屏障的同時,怎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資源資產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林濤:綠色既是河源的底色,也是河源的核心競爭力。今年上半年,河源地表水省考斷面綜合指數、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均居全省前列。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委關于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桿的工作要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讓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萬里碧道,大力推進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工作,確保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二是全力筑牢粵北生態屏障。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推動實施新一輪綠化河源大行動,讓河源的生態優勢更加凸顯。三是全面加強新豐江水庫水質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城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保護好新豐江水庫這一湖“政治水、經濟水、生命水”。四是著力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環境友好型產業,積極打造循環經濟綠色示范園區。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河源始終秉承“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理念,堅持工業立市不動搖,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1—6月河源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名全省第4,工業技改投資增速排名全省第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排名全省第9,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接下來,河源將按照省委“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及“1+1+9”工作部署,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加快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步伐。一是聚焦實體經濟發展。7月初,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圍繞廣州、深圳、河源、惠州、東莞等終端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河源將抓住機遇,著力建設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重點城市,加快打造千億級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水企業,鼓勵已投產水企業增資擴產,引進一批知名水企業,打造百億級食品飲料及水產業集群;布局發展有色金屬、硅材料、稀土等精深加工產業,打造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二是聚焦全域旅游發展。以推動萬綠湖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牽引,把河源的歷史、文化、生態及恐龍、溫泉資源串珠成鏈,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三是聚焦高鐵經濟發展。大力推廣“雙區”總部研發設計+河源制造基地等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樞紐經濟,促進金融、商貿、會展等現代高端服務業快速發展。四是聚焦重點項目建設落地見效。抓緊169個省市重點項目的建設,提高項目落地率、投產率。

  燈塔盆地示范帶動全市農業農村發展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河源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為全省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作為農業大市,河源在推動“三農”工作方面有哪些重點謀劃?

  林濤:作為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河源舉全市之力,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568戶107372人全部脫貧,255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

  接下來,河源將通過燈塔盆地這個“三農”工作的“主引擎”,示范帶動全市農業農村發展。

  一是加快推進燈塔盆地開發建設。全力推動燈塔盆地創建全省唯一的國家農高區,集中全市優勢資源,對照創建標準,將工作任務體系化、具體化。實行特殊優惠政策,推進重大科創平臺建設,提高產業集聚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高質量辦好燈塔盆地全國農業招商會暨現代農業高峰論壇,系統謀劃、統籌推進燈塔盆地綜合發展。

  二是構建現代化鄉村產業體系。河源農業大有可為,今年4月,河源實現A股上市公司“零”的突破,依靠的就是一家農業企業。我們將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體系建設,做大做強農業“八大特色”優勢產業,籌辦好全省首個油茶產業大會,力爭省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和東源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申報成功。系統謀劃民宿業發展,打造一批精品品牌,吸引大灣區的購買力流入河源。

  三是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我們將以美麗鄉村風貌帶為抓手,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特色風貌,推動“四好農村路”、供水保障、農田水利、冷鏈物流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結合打造“兩晚三天”經典旅游線路,將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四是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們將進一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有序調整優化工作方向、重點、標準,高質量推進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全力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南方日報:河源紅色家底豐厚,請問河源將如何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林濤:河源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全域都是革命老區。我們將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力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和政治要件閉環落實機制,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保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在河源落地見效。落實市領導聯鎮包片抓落實工作制度,四套班子領導各負責3—4個鎮(街道),實現市領導聯鎮包片覆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三是抓緊抓實基層黨組織建設。以“115”工作機制(制定一張工作清單,評選一批紅旗鎮、紅旗村和紅旗手,打造五大體系)為抓手,深入實施新一輪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建強組織體系的“頭雁”隊伍,爭創黨建引領示范市。

  在新的趕考路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南方日報:在新的趕考路上,河源如何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林濤: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更加深切感悟總書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教誨,更加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至上,補短板、抓民生,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一是持續提升教育質量。根據常住人口規模和學齡人口變化,統籌做好城鄉學校優化布局規劃,探索組建跨區域教育聯合體,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二是改善醫療服務水平。加快推進河源市人民醫院創建省高水平醫院,確保深河人民醫院年底前正式營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力夯實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基礎,實施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百縣”工程。

  三是補齊城建短板。持續推進“百街千巷”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切實解決“城市內澇”“斷頭路”“停車難”等問題,有序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四是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污水處理、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消除農村地區地質災害等安全隱患,堅決抓好泥磚房、削坡建房整治工作。

  五是不斷提升就業水平。大力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繼續發揮“河源家政一條街”“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平臺載體作用,促進勞動力就業創業。

  數說河源

  經濟發展

  ●今年1—6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名全省第4,工業技改投資增速排名全省第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排名全省第9,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環境質量

  ●2021年上半年,地表水省考斷面綜合指數、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均居全省前列。

  生態旅游

  ●1—6月河源接待入市游客、旅游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4%、42.6%。萬綠湖風景區創建國家級5A級旅游景區有望在年底通過驗收。

  黨史學習教育

  ●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梳理形成全市民生實事588項,切實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