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奮進?辦實事開新局

中山構建“市鎮村”三級辦實事機制 推動民生實事落實落細

時間 : 2021-10-09 09:06:4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智慧平臺進社區、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8元看門診……截至目前,中山梳理出81項市級重點民生項目和6348項“微實事”,涵蓋就業、教育、醫療、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政務便民、婦老幼服務等領域。

  今年以來,中山市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始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創新實施多項便民惠民的服務舉措。當前,中山民生項目總體完成率超過90%,形成了“市—鎮街(部門)—社區(村)”三級“辦實事”格局,推動民生實事落實落細。

  數字賦能??“智慧社區”讓基層服務更貼心

  紅心智慧社區云平臺顯示界面“占滿”墻壁,“需求定位”在界面地圖上跳躍閃動,旁邊的菜單欄羅列著社區內居民助醫、助潔、助安、助餐等服務事項,分類明確且整齊有序——“哪個地方有什么待辦事項”一目了然。這是中山市東區花苑社區的智慧社區APP指揮界面,讓社會治理實現智能化。

  花苑社區是中山城區的老舊小區,面臨“雙老”難題:一方面是老舊小區治理問題,所有樓棟基本都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末,老化失修的狀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是居民老齡化問題,社區內60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29%,生活不便情況突出,需要服務協助。同時,社區沒有統一的物業管理公司,也給管理服務帶來一定困難。引進紅心智慧社區云平臺智慧系統,借力數字化管理解決社區難題成為花苑社區的“解困之舉”。

  紅心智慧社區云平臺是一個可以鏈接到每個家庭、每個人的社會治理平臺,集智慧調度、督促協調、評價考核功能于一體。依托社區原有基本網格單元構建基層治理“紅心綜合網格”,社區居民可以通過“文明城市隨手拍”提交相關訴求,平臺通過志愿管家(黨員樓長)、網格員、街道職能部門以及社區工作者五方聯動,實現“接訴即辦”。平臺還開發了“智慧養老”服務板塊,為獨居長者安裝智慧水表,并提供助醫、助潔、助安、助餐等服務,組建居民微信群等“零距離”物業服務,以提供精準細化服務。

  花苑社區面臨的社區管理服務難題,也是中山社區管理服務工作的縮影。在中山,建于上世紀80—90年代的老舊社區還有不少,社區建筑和設施老舊、人口老齡化現象突出,僅靠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服務,需求難以滿足。今年以來,中山市各鎮街、各部門圍繞重點任務下功夫、求實效,將“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要求落到實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在這個背景下,大力引入互聯網力量,打造智能社區是切題解困之舉。中山市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接下來中山將大力推動“互聯網+社區”發展,打造“智慧社區”。

  在鎮街,“智慧社區”行動延伸到基層治理末梢。比如,中山市東鳳鎮提出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加快推動便利店、生鮮超市、早餐店、藥店等服務模塊進入鎮街社區,設置智能快遞箱、運動健身、休閑娛樂等便利設施,定期開展應急救援、養老健康等培訓以及政務服務進小區等活動,讓鎮街社區居民也能享受到中心城區同等級別的服務。

  便民利民??破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

  今年8月15日起,古鎮鎮推出“2.8元門診”,只收取10元診療費用中的個人自費自付部分2.8元。參保人到古鎮鎮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只需支付2.8元,即可看病取藥。

  這是中山市破解群眾“看病貴”問題的一個微觀實踐。“報銷待遇不設費用封頂且不限次數。”古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黃國堅醫生表示,目前古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患者以老年人為主,主要治療各種常見病、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糖等。

  “在這里看病開藥,省錢又省事!”今年80歲的蘇汝強經常到古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問診開藥,藥物市場價格為50元左右,一個月需要拿4次藥,總共約為200元。而在古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次看病拿藥只需2.8元,一個月不過10元左右,大大減輕了他的負擔。

  針對群眾“看病難”問題,中山市板芙鎮積極探索“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模式,以高血壓防治為主要功能版塊,向400多名高血壓患者免費發放“智能血壓計服務包”,在全市率先探索以“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模式推進家庭醫生式服務,率先推出“互聯網+慢病管理”免費送藥活動,并提供一整年的免費診療服務。

  “互聯網+慢病管理”的創新點在于“實時反饋”及“長期追蹤”:患者使用派發的智能血壓計測量血壓,數據會自動上傳至數據平臺,平臺通過大數據處理后,將結果實時反饋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醫生再根據患者的血壓開藥、提出診療建議,并長期追蹤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與傳統的診療模式相比,在這種模式下,患者能夠更及時地得到病情反饋,并建立起病情的長期觀察機制。同時,患者可以在系統申請免費領藥。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健康特派員還將上門免費送藥。

  今年55歲的彭先生,患有高血壓和痛風等慢性疾病,腿腳不便。在申請了“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后,板芙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從今年3月開始為他提供了送藥上門的服務,每月一次,從不間斷。

  “以前我去醫院看病拿藥,要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再加上排隊看病的時間,來回要花上七八個小時。”彭先生表示,“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大大便利了患者,有效提高了問診拿藥的效率,“現在每天測完血壓,就能在線收到結果反饋,平臺還有醫生指導我用藥。”

  截至今年年初,接受“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的群眾已經擴展到2065人,收集的患者血壓記錄87萬多條,特殊危重患者干預79名,累計減少了約200名患者發生嚴重并發癥。

  通過加大醫療保障力度降低群眾看病成本,借力互聯網提高診療效率,中山市著力推動市民實現“病有所醫”。

  交通惠民??鎮街進入“半小時生活圈”

  既要聚焦“小民生”項目,也要謀劃“大民生”項目。9月30日,廣澳高速坦洲段的車輛川流不息。在高速公路上方10多米處,坦洲快線(一期)主線的最后一個控制性節點工程——坦洲大道互通跨廣澳高速主線橋已在這里完成合龍。

  當天下午3點,趕在國慶黃金周到來之前,中山市坦洲快線項目(一期)主線正式通車。與此同時,坦洲坦神北路、三鄉客運站、城桂路等處上、下的多條匝道也同時開放交通,為這條南北大動脈發揮輻射作用奠定了基礎。據悉,坦洲快線(一期)工程,全長27.597公里,起點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區,經五桂山、三鄉、坦洲3個鎮街,是中山市重點交通工程,也是中山市“二環十二快”干線公路網中連接“城心”與“南大門”的最重要快速干線通道。

  “曾經,開車從金字山隧道到坦洲鎮政府,全線要經過32個紅綠燈,遇到早晚高峰,車程經常超過一個小時。”中山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曾偉戰介紹,實際上,中山市中心城區距離南部鎮街的距離并不算遠,只有30多公里,但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道路交通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不順暢、不方便。坦洲快線成為人們迫切盼望的民心路。

  中山市谷源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餐飲配送的企業,在三鄉、古鎮兩鎮設有分公司。公司總經理汪瀾介紹,“以前經城桂路至少半小時的車程,現在只需要10多分鐘,節省了近一半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交通提速也讓公司食品配送業務迎來新一輪升級。”

  此次坦神北路上、下坦洲快線高架橋的匝道通車,成為坦洲快線在坦洲鎮境內開通的第一對出入口,坦洲正式被納入中山“半小時生活圈”。這也讓當地企業感受到了可觀的物流成本節約。

  中山廣隆燃具電器有限公司距離坦洲快線(一期)工程的直線距離僅3公里。總經理梁廣榮表示,目前公司平均每月有近150條貨柜通過廣澳高速運往中山港,每條貨柜的單次運輸費用超過100元。未來運輸方案改為坦洲快線后,不僅運輸效率大大提升,每年還將節省數十萬元運費。

  曾偉戰表示,近年來,中山市規劃建設的“二環十二快”主干線交通網,就是為了打通中山市中心城區與各組團、各鎮街之間的快速通道,為中心城區與各組團、鎮街之間的交通提速。

  “十四五”啟幕,隨著中山市大交通建設的加速推進,中山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面,將進一步為深中通道建立更多的交通銜接網絡,讓市民享受大灣區建設的便利。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