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傳承?初心如磐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人物林雄:三輪扶貧十余載 用腳步丈量扶貧路

時間 : 2021-06-22 09:50:2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村民.jpg

林雄(左)在指導橋陳村村民做好綠化管養。圖片來源:新快報

  林雄,現任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橋陳村黨建指導員、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紀委書記,他曾是汕頭市三輪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帶領潮南區水頭村、蘇林村,潮陽區橋陳村提前完成脫貧目標,這三個村子現已成為汕頭市三輪扶貧開發工作的典型示范村。扶貧十余年來,林雄用腳步丈量漫漫扶貧之路,見證著貧困戶漸漸富起來、貧困村從“一貧如洗”到美麗鄉村的蝶變。

  多舉措“拔窮根”

  2009年,林雄開始駐村扶貧,潮南區紅場鎮水頭村是“第一站”。經過走訪調研,他發現這座偏遠的革命老區村存在較多的舊房及危房。“舊房和危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我隨即申請了老區建設資金用于舊房改造,隨后也在村道上架起路燈,進村路不再黑燈瞎火了。”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而產業扶貧首要的是選準、選好產業。深諳這一道理,林雄瞄準了山藥這一當地特色農產品,鼓勵引導村民種植,培育“一村一品”。同時,通過輪耕保質,提升山藥的品質,市場價格也翻了一倍,村民終于嘗到脫貧致富的甜頭。

  2013年,年過半百的他在紅場鎮蘇林村繼續開展扶貧工作,通過走訪發現,村子所在的紅場鎮上個世紀70年代曾有萬畝種茶歷史,他便提出將紅場鎮蘇林茶葉作為產業扶貧示范項目。在他的帶領下,蘇林村投入182萬元,引進種植潮州鳳凰香型優質高值茶葉品種,建設茶園示范區150畝,帶動村民種植250畝,建成年加工能力1500公斤的茶葉加工廠,注冊“紅蘇香”茶葉品牌。

  不僅如此,林雄還組織村干部和茶農到潮州鳳凰和汕頭南澳后花園參觀學習優質名茶的種植和加工技術,并成立汕頭市紅蘇香專業合作社。經過數年努力,蘇林村茶園收成銷量實現“雙豐收”。2015年,蘇林村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達10090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1845元,提前實現了脫貧目標。

  貧困村變“網紅村”

  2016年5月,林雄再次主動請纓到扶貧一線工作,橋陳村成為他第三輪扶貧之旅的又一站。

  在幫扶橋陳村的過程中,林雄開展全方位幫扶,著力打造“紅色資源+綠色產品”新模式,還通過“三清三拆三整治”、修路治水、建設民宿和濕地公園并成功引入專業旅游公司與橋陳村共同經營鄉村旅游等舉措,使得橋陳村在短短幾年內,從一個窮鄉僻壤的貧困村蝶變為“網紅村”、省扶貧的“標桿村”、各地爭先學習的模范村。

  從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到建設新農村、美麗鄉村,再到助力鄉村振興,林雄幾乎是無縫對接。不久前,林雄獲評“2016年以來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先進個人”。

  家人是堅強后盾

  “駐村扶貧十余年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說起家人對他工作的支持,林雄動情地說。

  如今,已經59歲的林雄仍積極奔走在鄉野田間一線。按照他的話來說,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崗”。他坦言自己自扶貧伊始就懷揣著一個愿望,“我離開后一定要給村里留下一個品牌、一批優質資產,更重要的是一種創業精神。”

  事實上,他都做到了。

  林雄忙碌之余也在密切關注國家“三農”工作的政策和動向。在他看來,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鄉村振興描繪了美好藍圖。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林雄表示,將繼續指導年輕駐村干部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艱苦努力確保工作不留空檔,加快推進脫貧村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實現村強民富。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