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回望?奮斗之路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葉劍英
重大歷史關頭四次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時間 : 2021-05-28 10:04:0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紀念館.jpg

葉劍英紀念館。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廣州400公里外的梅縣雁洋鎮虎形村,其形似虎,頭飲梅江水,背靠虎形山,風光迤邐,山明水秀,這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葉劍英的故鄉。

  始建于1987年的葉劍英紀念館,位于虎形村葉劍英紀念園內,收錄了大量珍貴的照片、手稿、題詞、文獻、文物等實物,向世人全方位展現了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生平、功績和風采。

  走進葉劍英紀念館,正廳屹立的葉劍英元帥銅像拄杖站立,挺拔威嚴,令人肅然起敬。“矢志共產宏圖業,為花欣作落泥紅。”半個多世紀以來,葉劍英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他在重大歷史轉折關頭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作出正確的決斷,其堅強的黨性、非凡的機智、偉大的革命氣魄和高超的斗爭藝術,值得永遠銘記與學習。

  關鍵時刻保持清醒頭腦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

  毛澤東緣何對葉劍英如是評價?葉劍英紀念館負責人楊健帶我們來到館內第一展廳,從一封秘密電文開始,回顧其一生中曾在重大關頭四次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建立不朽功勛的事跡。

  這封秘密電文出自當時的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之手。1935年6月中旬,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會師時中央紅軍只有一萬多人,紅四方面軍人數達八萬。當時為了團結一致行動,在兩河口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全體北上抗日。但張國燾依仗人多槍多,向黨中央要權,不執行北上方針。9月9日,張國燾向陳昌浩發出的一封危害和分裂黨和紅軍的密電,電報上說:“南下,徹底開展黨內斗爭。”所幸的是,這份密電被時任右路軍參謀長的葉劍英所截獲,他識破了張國燾的陰謀,立即報告了毛澤東。在緊急關頭,毛澤東帶著中央紅軍先行北上。“當時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會打起來的。”毛澤東出席在延安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言時說。

  此后,毛澤東多次談起此事,稱贊葉劍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

  事實上,這是葉劍英第三次在歷史險要關頭立下的大功。從1922年粵軍原總司令陳炯明的部隊叛變孫中山,炮轟總統府,年僅25歲的海軍陸戰隊營長葉劍英參與護衛孫中山脫險;到1927年汪精衛同張發奎等人設圈套企圖阻止南昌起義,葉劍英連夜將消息告訴葉挺、賀龍,密議甘棠湖,保證了起義軍隊的安全,后順利發動南昌起義;再到粉碎“四人幫”,葉劍英曾在重大歷史關頭四次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葉劍英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保持清醒頭腦,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等精神特質。”廣東葉劍英研究會會長陳弘君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到,1927年是葉劍英革命生涯最重要的轉折點。在國共合作破裂的關頭,蔣介石為籠絡葉劍英,許以高官厚祿,感以個人恩義,但他不為所動,因為他意識到蔣介石已背叛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只有革命才有出路”,于是通電反蔣,義無反顧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陳弘君說,于葉劍英而言,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不是個人的安穩和享受,而是從中華民族的獨立、復興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來考慮問題的,這種對崇高信仰和理想的追求,對人生道路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恰是當今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需要學習的。

  用事實駁斥國民黨反動派污蔑

  “葉劍英素有儒將之稱,文武兼備。”中共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鄧文慶如是說。在葉劍英紀念館內,有一幅《舌戰群儒圖》的油畫,畫上的葉劍英身穿黃呢子軍服,佩戴中將軍銜,臂帶石膏夾板,但仍精神抖擻,目光如炬,淡定自若。

  時間回溯至1940年3月,蔣介石在重慶召開全國參謀長會議,打算在會上“圍攻”八路軍,以便制造反革命輿論,掀起更大規模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會議前,蔣介石對于誰先發言、誰后發言、各講些什么內容,都提前作了安排。會議開始后,國民黨軍隊的各路人馬紛紛嚴格按照蔣介石的授意行事。他們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把攻擊的矛頭指向八路軍。

  時任八路軍參謀長的葉劍英參加了會議。會議一開始,一些戰區參謀長在蔣介石的授意下開始攻擊共產黨八路軍“游而不擊”“破壞抗戰,制造摩擦”,要徹查此事,嚴肅軍紀。面對各種充滿惡意的攻擊,葉劍英不動聲色,而是在會上作了題為《關于作戰與摩擦問題》的長篇發言,用大量事實有力駁斥了國民黨頑固派的種種污蔑。

  時任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文博研究員劉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這次會議上,葉劍英冷靜沉著,為了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持,他歷數了八路軍近兩年來的抗戰戰績,包括犧牲人數,繳獲敵方的物資槍械等,用數據和事實來說話。

  作為一位軍事家,葉劍英深刻認識到軍事科學的重要性,畢生關注著軍事科學的發展。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糜振玉曾撰文道:葉劍英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軍事科學研究的理論,親自研究解決了許多重大學術問題,他在軍事科學事業方面的豐富實踐和理論建樹,對于我國軍事科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開拓性、奠基性的作用,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積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進入歷史新時期后,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成為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從維護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鄧小平、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審時度勢,積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業。

  在陳弘君看來,葉劍英不僅提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思想主張,而且身體力行。從1977年起,他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多次會見華僑、港澳同胞、國民黨將領及其子女等,廣交海外朋友,為改革開放開拓渠道,創造有利條件。

  在葉劍英紀念館里,一張葉劍英在北京會見已故國民黨原駐日本代表團團長商震先生的夫人安田作子和其子商偉立的照片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照片中他們相談甚歡,面帶笑容。鄧婕向我們講述了葉劍英和商震之間的故事。葉劍英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后,多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會見海外的故舊袍澤,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向他們介紹祖國的發展現狀。商震早年參加過同盟會和辛亥革命。解放戰爭時期,由于不滿蔣介石的內戰政策和反動統治,他辭去了國民黨政府駐日本代表團團長的職務,留居日本。他每次回國,葉劍英都熱情會見他并與他進行親切交談。

  1974年10月,商震第一次從日本回國參觀訪問時,葉劍英對他說:“歡迎你到祖國來,葉落歸根嘛。想回來的人,都可以勸他們回來看看,你是他們的帶路人。‘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句話令商震為之動容,他說:“我早就想回國看看,希望在有生之年,為祖國做點事,爭取立功。”

  葉劍英說:“你想立功,做點事,才回來,那不一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你對臺灣有影響,這次回來震動很大,這就是一功。你有什么安排和打算,都可以和我們講。幾十年了,過去我們共同作戰對付日本,是打日本的老戰友。現在國家的情況,你看得很清楚。回來,可以把自己力量用在祖國建設上,你還有力量,要一份熱,發一份光。”

  1978年12月,葉劍英主持的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告臺灣同胞書》,指出實現中國的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強調在解決統一問題時,一定要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尊重臺灣的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進一步闡明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這九條方針全面系統闡述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對臺政策,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基本雛形。此后,鄧小平等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又多次對“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構想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使這一構想更加具體化、系統化。

  “一國兩制”構想雖是為解決臺灣問題提出的,但在實踐中首先被運用到解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問題上,并取得成功。1984年和1987年,中國政府分別與英國政府、葡萄牙政府,就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簽署聯合聲明,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奠定了基礎。香港和澳門分別于1997年和1999年回到祖國的懷抱。

  對改革開放作出重要貢獻

  陳弘君在《葉劍英對開啟中國改革開放大業的卓越貢獻》一文中高度評價葉劍英對改革開放的貢獻。

  1977年11月,在廣州調研期間,葉劍英聽取了廣東省委和梅縣地區負責人的工作匯報后說:“既要埋頭工作,又要抬頭看看世界。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的發展,影響全世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習仲勛等廣東省委領導向正在廣州的葉劍英匯報了廣東“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汕頭建立出口加工區的設想。葉劍英很支持,并要求他們盡快向鄧小平匯報。1979年6月1日,葉劍英在廣州接見參加廣東三級干部會議的地、市、縣委書記時說:“中央決定廣東、福建先走一步,把廣東作為試點。廣東搞好了,可以推動全國,促進全國。如果搞不好,也會搞亂全國的。大家要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加倍努力搞好……”1979年7月,中央50號文件頒布后,明確批準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各劃出一定區域試辦“出口特區”。廣東經濟特區開始進入創建時期。

  1980年4月,83歲的葉劍英到深圳蛇口、珠海等地進行視察,他是第一位視察經濟特區的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對經濟特區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陳弘君說,對經濟特區加快發展,葉劍英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他鼓勵當地要大膽改革,勇于創新,引進和用好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外資。在經濟特區立法方面,葉劍英也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了解除廣大客商對到特區投資經商的各種顧慮,1980年8月,葉劍英親自主持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該條例作為地方法規,破天荒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通過,為經濟特區提供了最具權威的法律保障,第一次從政治和法律上為開辟和建設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奠定了基礎。

  “百年贏得十之八,老驥仍將萬里行。”葉劍英晚年寫下的這兩句詩,收錄在《葉劍英詩詞選集》中。鄧婕說,她翻閱葉劍英相關史料時,時常為其中的歷史細節所打動,她亦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解,讓更多人能在這位偉人的奮斗史中接受精神的洗禮。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