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回望?奮斗之路

廣東南路農民運動的星星之火在這里點燃

時間 : 2021-06-17 10:17:31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打印】 【字體:

  嚴家祠、南皋學舍,是大革命時期茂名農民運動的兩個紅色坐標。雖然在地圖上直線相距65公里,然而在90多年前,嚴家祠、南皋學舍先后成為廣東南路農民運動中的兩個重要支點,燃起了農民運動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燃遍茂名大地。

  時間回撥到1925年6月,中共黨員邵貞昌在電白縣嚴家祠建立中共電白縣支部。次年,又在嚴家祠成立了電白縣農民協會。1926年9月,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在高州成立,辦事處領導機關就設在高州的南皋學舍。黃學增、朱也赤在這里領導了廣東南路地區15個縣、2個市的農民運動,先后建立起10個縣農會、146個鄉農會,南路地區成為廣東省農民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這兩個地方成為茂名紅色基因的重要傳承之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黨員教育活動在這里展開,一批又一批的黨員群眾來到這里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嚴家祠

  建立廣東南路第一個縣級黨組織

  茂名濱海新區電城鎮,1950年12月前還是電白縣城。位于電城鎮東街小學巷的嚴家祠,如今是茂名市文物保護單位。

  走近嚴家祠,古樸的建筑莊嚴肅穆,門口兩側懸掛著“中共電白縣支部舊址”和“電白縣農民協會舊址”牌匾。在正大廳,陳列著邵貞昌等革命烈士頭像雕塑以及革命烈士大幅浮雕。兩側展廳展出中共電白縣支部舊黨旗、農民協會會旗等40多件舊物件。

  嚴家祠不僅是地理坐標,也是時間坐標。“這不僅是茂名地區成立的首個黨支部,也是廣東南路成立的第一個縣級黨組織。”電白區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吳望星說,“中共電白黨史始于1924年。以中山大學學生邵貞昌為代表的一批電白籍共產黨員于廣州受命回到家鄉,不斷地宣傳、發動、組織,使農民革命的熊熊烈火點燃了電白大地,拉開了電白的革命序幕。”

  時間回溯到1924年,就讀于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前身)的電白籍青年邵貞昌、區就憲參加了阮嘯仙創辦的“新學生社”,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投身反帝反封建斗爭,先是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后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2月,邵貞昌、區就憲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帶領崔萬選、崔萬佳、陳德濱等一批進步青年回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和籌建中共電白縣組織。5月1日,邵貞昌參加廣東省第一屆農民代表大會,會后他一回到家,就在白馬鄉召開大會,深刻講述農民受封建統治之苦,號召農民起來革命,并籌建多個區鄉農會。6月初,邵貞昌受命在電城東街嚴家祠主持召開黨員大會,正式成立中共電白縣支部,大家一致推舉邵貞昌為支部書記。1926年2月,電白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在電城召開,成立電白縣農民協會,嚴家祠成為其辦公場所。大會選出邵貞昌為會長。據統計,截至1927年底,中共電白縣支部的黨員人數已達80多名。

  “大革命時期,在嚴家祠這座明式建筑中,誕生了南路地區第一個中共組織,在廣東南路革命史中具有首創地位。”將中共南路組織活動的史實資料進行比對后,茂名市黨史地志辦主任朱雄文認為,“電白嚴家祠為中共廣東南路第一支部舊址,名副其實。”

  電白解放后,嚴家祠被作為當地革命舊址重點維護。2018年,經過重修的嚴家祠重新開放后,從茂名、陽江、湛江等地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群眾絡繹不絕。

參觀.jpg

嚴家祠重新開放后,從茂名、陽江、湛江等地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群眾絡繹不絕。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我經常和學生們談起發生在腳下這片熱土的英雄故事。”電城鎮中心小學教師陳文疆在嚴家祠擔任義務講解員,他說自己會在講授課文時穿插講述嚴家祠的歷史和邵貞昌、邵錫瑞等人的革命事跡,學生們對于自己身邊的革命英雄人物故事非常感興趣,這激勵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南皋學舍

  設立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

  在茂名高州市政府門前的府前路與潘洲中路交會處,一座二層高的典雅古建筑“靜臥”在馬路邊,磚木結構、青墻灰瓦,與鬧市周邊建筑風格截然不同,這里便是承載著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的南皋學舍。

  大革命時期,南皋學舍曾是中共廣東區黨委南路特派員、中共南路地委、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中共茂名縣支部和茂名縣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駐地。

  1926年5月,朱也赤創建中共茂名縣支部,南皋學舍成為黨支部駐地。8月,廣東省農協南路辦事處從梅菉遷駐南皋學舍,領導茂名、電白、信宜、化縣等縣和梅菉、北海市的農民運動和革命斗爭。

  1926年9月,為了貫徹省農協執委擴大會議精神,省農協南路辦事處主任黃學增在南皋學舍主持召開南路農民代表大會。朱也赤、梁本榮、韓盈等在會上講話。大會通過實行“減租”“減息”,反對苛捐等決議,為爭取農民權益而斗爭,并派出請愿團到廣州,要求國民政府懲辦破壞農民運動的地主官僚。辦事處領導成員深入各縣指導農運,掀起南路國民革命高潮。

  為了搞好農運,辦事處接管《高州民國日報》,創辦《高潮》副刊,宣傳革命。舉辦“高州農民干部訓練學校”,培訓農運干部。據統計,中共茂名縣支部在南皋學舍主持多次入黨宣誓儀式,發展黨員40多名。茂名縣農協在全縣建立了4個區級農會,49個鄉級農會,會員達12萬人,居南路各縣之首。

  2016年,高州市委、市政府決策興建了高州市革命歷史博物館。經過三年多的征集,充實了原有的館藏革命文物。整個展館陳列面積760平方米,設有基本陳列《南路風雷——高州革命斗爭史展覽》并常年對外開放。博物館共有四個展廳,分別展出了《革命星火》《抗日烽煙》《解放洪流》以及《革命英模》《老區豐碑》等五大部分內容,通過136件(套)文物展品和大量的版面文字全面展示和反映高州地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斗爭歷程。

  “深入了解地方革命歷史才能更好地豐盈和充實黨史學習,才能對百年黨史有更為深刻的感受和覺悟,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習革命前輩的思想、品德、精神和情操,更好地繼承和完成革命前輩開創和未竟的事業,把高州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高州市博物館館長陳冬青說。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