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在討論十二屆省委報告。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連日來,在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分組討論中,黨代表們一致認為,在對五年來廣東每一程跨越、每一項成果的回顧中,越發深刻地感知到習近平總書記山高水長的關懷厚愛,更加清醒認識到,只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聽總書記話、跟總書記走,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勇毅前行、篤行不怠,才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推動廣東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堅定扛起歷史責任 一張施工圖干到底
如何落實好黨代會報告描繪的美好藍圖?黨代表們在討論中紛紛表示,關鍵是要把總書記的關懷厚愛轉為砥礪奮進的務實之策,真正學好用好總書記教給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一張施工圖干到底,用工作體現忠誠老實、用發展體現擔當負責、用解決問題體現落實成效。
張福海同志說,黨代會報告高舉旗幟、總攬全局、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站位高、落地實、論述精,充滿思想性、突出政治性、體現人民性,極具號召力感染力穿透力,是一份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方案。
張福海說,黨代會報告是一份通篇貫穿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報告,處處彰顯了擁戴核心、信賴核心、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是一份通篇貫穿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主基調的政治報告,充分展現了總書記對廣東改革發展傾注的大量心血,對廣東父老鄉親、山山水水的深情牽掛;充分展現了省委推進落實“1+1+9”工作部署的標志性成果和應對風險挑戰形成的經驗做法;充分展現了全省人民“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是一份通篇貫穿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使命任務的政治報告,凸顯了廣東堅定扛起歷史責任的強烈擔當、一張施工圖干到底的戰略定力和服從服務全國發展大局的高度自覺。是一份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政治報告,字里行間透露著鮮明的人民立場和真摯的為民情懷。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踐行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落實到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上。”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道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書記、新華街道建設路黨群服務中心主任黃清華仔細閱讀報告后說。在她看來,建設全齡友好型社會,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非常重要,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困難群體需要得到特殊關照。
黃清華介紹,廣州市花都區把精準幫扶弱勢群體作為深化民生服務的核心工作,把聚焦“一老一小”作為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我們聯合社會力量,為殘疾、獨居、高齡老人提供免費愛心晚餐。8年來,共為社區獨居,孤寡老人送去2萬余份免費的愛心飯盒。”她說。
“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激勵我們要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茂名化州市委書記鄧澤友介紹,當地通過開展“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走訪夜訪活動,利用夜晚閑暇時間進農家、聽民聲、解民情、集民意,著力改善基層干部機關化、黨群干群溝通不暢、民意表達渠道受阻等問題。
鄧澤友舉例說,化州市良光鎮廟咀村委會白南沖村原先屬于“軟弱渙散邊緣村”,人居環境整治多次排在“黑榜”,村民參與度偏低。“我們通過一趟趟往村民家跑,一遍遍耐心解釋環境整治的重要性,提升村民參與整治的熱情,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參與度從15%提高到75%。通過創新機制,及時梳理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切實提升處理質效,大幅度提高群眾滿意度。目前,我們已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4679件,辦結率達86.49%。”他說。
立足長遠打造高質量教育醫療體系
教育優先,筑民生之基;醫療覆蓋,解民生之急。黨代表們普遍認為,落實好總書記“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要求,就要矢志不渝推動教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讓群眾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中山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許可慰表示,該院幫扶汕尾市新建并運營深汕中心醫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近800名醫務人員持續開展規范化培訓,讓當地百姓有機會享受高水平同質化醫療服務,助力縮小我省醫療區域發展水平差距。
醫療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臨床研究的支撐。許可慰建議加大臨床研究中心建設力度。“臨床問題需要從臨床研究中尋找答案,但臨床研究往往投入多、周期長、產生效益較慢,因此需要統籌安排,打通數據平臺的堵點痛點,方可更好對臨床病例進行長期跟蹤,最終發現疾病規律與特點。”他說。
不僅要“有學上”,還要“上好學”。華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恩科說,廣東是教育大省,過去五年在教育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做到“讓學生有書讀”,為學生提供更大發展空間,今后要聚焦在如何讓更多學生“讀好書”上。“有高質量的老師,才有高質量的教育。”他介紹,該校已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重點培訓中小學校長和骨干教師。同時,依托華南師范大學“華附聯盟”教育集團,讓接受培訓的校長和教師到優秀中小學進行跟崗學習。此外,今年學校將派出大約100名教育碩士研究生前往汕尾市中小學實習。
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唐小平說,學校未來將強化呼吸病學學科優勢,組建跨學科、跨領域協同創新團隊,充分發揮附屬醫院在呼吸疾病、重癥醫學和感染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特色,以鐘南山院士為引領,在重大呼吸系統疾病的病原溯源、治療藥物與疫苗研發等方面加強科研攻關,助力國家應對處置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將努力打造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呼吸系統疾病診療和研究中心,著力提升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診療能力,產出一批在國內外較具影響力的原創性科研成果。
織密社會保障網 筑牢民生“保護墻”
社會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黨代表們認為,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須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著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報告緊跟時代步伐、統攬全省大局,字字鏗鏘有力、句句催人奮進。”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副廳長陳敏說,過去五年,省委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民生指標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特別是“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是一把找準技能致富的金鑰匙,創造性實踐了“小切口大變化”為民辦實事的廣東模式。
陳敏表示,接下來廣東人社系統將不折不扣深化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奮力筑牢共同富裕根基、厚植人才高地優勢,持續擦亮“三項工程”金字招牌,打好援企紓困、穩崗減負組合拳,持續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完善覆蓋全民的社保體系,統籌推進專技、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技工教育“強基培優”,讓民生暖陽遍灑廣東大地。
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許紅說,為黨政工作大局服務是婦聯工作的價值所在。近年來,省婦聯黨組圍繞創業創新、鄉村振興等工作部署,大力開展“創業創新巾幗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南粵巾幗精準脫貧行動”,引領廣大婦女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巾幗力量。接下來將圍繞省委關于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重要部署,緊緊抓住“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找準服務大局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繼續深化巾幗建功系列活動,助力“六穩”“六保”,激勵廣大婦女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中山市沙溪鎮圣獅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嘉慶認為,要著力探索構建適應農村地區需求特征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制度要在保障最脆弱群體方面發揮基礎性、兜底性作用”。他介紹,該村不僅出資為符合條件的村民持續買社保醫保,每年還投入900余萬元進行分紅,并為老人發放水果金和慰問金。“基層保障就要融入日常工作,多到村民中走訪”。
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劉啟宇特別關注到,報告談及民生時關注細節和“小切口”,其中提出要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讓他感到使命在肩。
“我們致力于推動從補償教育向全民終身教育、從階段性學習向全生命周期學習的轉型,努力提升全省終身教育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終身學習需求。”劉啟宇透露,學校正積極整合體系內外相關資源,不斷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辦學網絡覆蓋全省城鄉,將努力吸引更多老年人前來學習,為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提供有效保障和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