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住建系統將圍繞做強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加快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圖為深圳城區。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對住房城鄉建設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貫通起來,全力推動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苯眨∽》砍青l建設廳黨組書記張勇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
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張勇表示,未來五年,全省住建系統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圍繞省黨代會明確的九項重點工作任務,更加主動服務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不斷開創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住建貢獻。
抓住用好重大戰略機遇推動改革走向縱深
南方日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如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住房城鄉事業高質量發展?
張勇:住房城鄉建設事業與民生息息相關,權責都很重,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最堅強的政治保證。我們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一是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分析形勢、推動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主責主業推進機關黨的建設。
二是持續推動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將學習成果貫徹到政策制定、工作推動等各方面。
三是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落實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模范機關創建工作,加強對優秀人才的政治吸納,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粵建干部隊伍。
四是馳而不息推進正風肅紀反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處住建領域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堅決糾治不擔當不作為、假作為亂作為等行為。
南方日報:接下來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服務重大戰略?
張勇:我們將抓住用好“雙區”建設、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兩個合作區建設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充分激發新發展動能。
一是主動參與、支持“雙區”和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支持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推動住房公積金、行政許可等住建領域服務系統互聯、跨市通辦,探索建立灣區內城市綜合執法協調機制。加強粵港澳建筑領域合作,推動粵港澳建筑領域人員資格互認、管理模式互通、經驗技術互學、工程項目對接,以及大灣區內地城市更多項目試行港澳工程建設模式。支持建筑業企業聯合港澳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引導建筑業企業組建“走出去”戰略聯盟,推進國際國內雙向市場拓展。繼續向橫琴、前海下放一批省級資質許可權限。
二是深化“放管服”便民利企工作。深入推進工程造價市場化改革試點,工程企業資質標準改革,大幅度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規范發展工程總承包,推行全過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體系。
三是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將進一步優化流程、精簡事項,深入開展“體外循環”和“隱性審批”專項治理,切實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流程之外無環節、指南之外無材料”,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四是推進住建領域數字化建設。依托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框架,加快“三庫一平臺”、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等的優化升級。探索以“政銀合作”加快“數字住房(粵安居)”一體化平臺、“廣東省建筑智慧工地監管系統”等系統建設。加快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等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全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
讓鄉村兼具鄉愁韻味和現代魅力
南方日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從哪些方面發力,推動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張勇:對于城市,將圍繞做強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加快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立足全生命周期,適度超前開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完善城市道路橋梁等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基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包括智能路網以及智慧停車、供水、排水、管網建設。全面實施全域海綿城市建設,統籌推進城市內澇治理。
同時,要圍繞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發揮專家團隊作用,開展小城鎮建設技術幫扶,推動年底前全省1123個圩鎮全部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務并達到“宜居圩鎮”標準。開展“探索廣東現代新型農房建設管理實施機制”研究,重構農房設計建設管理機制,探索開展新型農房下鄉活動和金融支持等配套服務。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推進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完善配套措施,讓鄉村既保留鄉愁韻味,又富有現代魅力。
另外,圍繞“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要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協調發展。推動珠三角城市對標國際一流,開展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加強城市市政道路互聯互通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品質。還要推動沿海經濟帶城市提速推進重大產業園區、城市新區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建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加快推動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同時,加快補齊北部生態發展區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加強鄉村風貌管控,促進居民就地就近城鎮化。
多渠道保障群眾住房等民生需求
南方日報:省黨代會報告強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接下來將如何作為?
張勇: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是民生事業,我們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重大民生需求,將從多渠道進行保障。要堅持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支持各市從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業,拓展家政、教育、護理、養老等增值服務,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穩步推進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市試點,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落實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
還要穩妥有序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在設區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評估,建立老舊小區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確保今年新開工改造不少于1000個城鎮老舊小區。
同時,要深入推進平安住建、法治住建建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著力防范化解住房城鄉建設領域重大風險,有效管控房地產市場重點風險,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推進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堅”,統籌抓好建設工地疫情防控、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監管,城市燃氣隱患排查整治、農村削坡建房整治等。
另外,還將持續推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推進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處理設施城鄉均衡覆蓋,加快推進縣級城市建成區等的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支持指導華南國家植物園規劃建設和南嶺國家公園創建申報。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廣泛發動組織群眾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節能節水、環境美化,深入開展綠色建筑、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路線圖
●抓住用好“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住房公積金、行政許可等住建領域服務系統互聯、跨市通辦,探索建立灣區內城市綜合執法協調機制。加強粵港澳建筑領域合作,推動粵港澳建筑領域人員資格互認、管理模式互通、經驗技術互學、工程項目對接,推動大灣區內地城市更多項目試行港澳工程建設模式。
●協調城鄉區域發展。適度超前開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全域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廣州、深圳、佛山開展試點。推進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加快補齊北部生態發展區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短板,促進居民就地就近城鎮化。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穩妥有序推進城市更新行動。
●圍繞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建立全省智能建造技術服務成果庫,培育一批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全省建筑龍頭骨干企業。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加強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圍繞文化強省建設,全面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構建更加完善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搭建省級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綜合管理平臺。推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認定、申報、掛牌等,在全國率先開展廣東省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