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揭陽市區。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省黨代會報告描繪了廣東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揭陽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厚望重托,深化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緊扣省委賦予的使命任務,加快建設活力古城、濱海新城和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為廣東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更大貢獻。”近日,揭陽市委書記王勝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說,揭陽將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奮力譜寫揭陽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掀起學習熱潮??
牢記總書記囑托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南方日報:揭陽如何推動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各項部署在揭陽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王勝:揭陽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省黨代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團結帶領全市上下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厚望重托,深化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一是全力推進揭陽現代化建設。圍繞緊扣省委對揭陽的發展定位,在全面從嚴治黨、重點項目建設、優化政務環境、持續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統籌發展和安全六個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積厚成勢、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作出新貢獻。
二是全力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聚焦聚力推進穩市場主體穩就業、發揮投資拉動作用、挖掘城鄉消費潛力、穩住農業基本盤、嚴抓疫情防控以及防汛和安全生產等工作。
三是全力服務“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結合“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所需、揭陽所能,以中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開展“強鏈”“補鏈”“延鏈”行動,依托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做大做強產業平臺,提升對“雙區”和兩個合作區產業反向配套的能力。
南方日報:省黨代會提出要把握大局大勢、扛起歷史責任,堅定不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擘畫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揭陽如何牢牢把握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努力加快實現活力古城、濱海新城、產業強市?
王勝:省黨代會部署的“推進‘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做強做實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推動‘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積厚成勢”等重大舉措,對揭陽來說既是使命任務,也是重大機遇。揭陽將牢牢把握國家和省實施重大戰略的大局大勢和疊加機遇,努力加快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和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建設。
一是大抓招商選資,加快產業強市建設。依托中石油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大南海石化工業區等產業平臺參與大灣區建設,大力開展招商選資,主動爭取大灣區相關企業到揭陽投資興業,做大產業增量,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
二是推動老城蝶變,加快活力古城建設。堅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雙輪齊驅”,以“繡花功夫”推進古城風貌微更新、新業態植入和水系修復,加快嶺南書院、古城青年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玉文化旅游展示中心等項目建設,在彰顯古城歷史底蘊的同時,煥發古城現代化活力。
三是堅持陸海統籌,加快濱海新城建設。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濱海新區“一城兩園”港口、碼頭、道路、物流等項目建設,完善安居工程、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配套項目,精準招引高端開發商參與城市綜合體、濱海文旅、高鐵站連片開發等項目建設,打造宜居環境、宜業基礎、宜游項目,鞏固拓展新城崛起態勢。
龍頭項目主引擎??
堅持“三貢獻一高一強”導向
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
南方日報:省黨代會提到,把沿海經濟帶打造成更具承載力的產業發展主戰場,并明確點出,支持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建設。揭陽如何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助力沿海東翼更強勁舞動起來?
王勝:省黨代會明確“支持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建設”,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揭陽的關懷厚望。揭陽將在產業引進培育上堅持“三貢獻一高一強”評估標準,突出培育戰略支柱產業、壯大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園區專業化運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著力引進一批高端項目和專業市場主體,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
一是打造兩大萬億級支柱產業集群。圍繞中石油煉化一體化、海上風電兩大龍頭項目,全面開展“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大力培育綠色石化、海上風電兩大萬億級戰略性支柱產業,把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把惠來臨港產業園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產基地。
二是大力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緊密結合活力古城、濱海新城建設,順應制造業、生活消費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趨勢,大力引進培育科技研發、創意設計、智能物流、跨境電商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醫療、教育、養老、家政、傳媒等生活性服務業。
三是集中資源建設產業園區。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高新區,探索“政企合作、園企共建”市場化運作新模式,推動產業園區建設管理由“政府投資、政府建園、管委會管理”向“社會投資、市場建園、公司化運營”轉變,努力打造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企業集聚、大中小型企業協作配套的產業生態系統。
四是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和質量。聚焦群眾和企業最關心的高頻事項,通過群眾和企業最認可的溝通方式,采取最快捷的辦理方式,減少審批事項、證明材料、流程環節、辦理時限和跑動次數,增加“一件事”辦理和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全面提升辦事效率和質量,為產業強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做好“三農”文章??
以美麗圩鎮創建為抓手
力促鄉村振興出新出彩
南方日報:作為農業大市,接下來揭陽如何在鄉村振興工作上出新出彩?
王勝:揭陽將以美麗圩鎮創建為抓手,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九大攻堅”行動。
一是促進農業就近就地產業化。繼續深入推進農業產業鏈“鏈長制”試點工作,大力培育10條市級農業產業鏈和10條縣級農業產業鏈,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新業態,因地制宜打造民宿餐飲、旅游觀光等服務品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是加快農村人員就近就地城鎮化。充分發揮圩鎮統籌配置資源的引領作用,鞏固拓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單改雙”,謀劃推進農貿市場、鄉鎮小型綜合體建設,真正實現城鄉一體、融合發展。建立縣鎮領導干部“企業服務官”制度,推動暖企紓困政策惠及鎮村中小企業,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穩定就業機會。繼續支持農民工匠承接當地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為農民工提供更多的收入來源。
三是加快公共服務就近就地均等化。實施教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力爭實現鎮村同建同治同美。
高質量黨建穩舵護航??
以黨的建設為引領
保證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
南方日報:省黨代會提出,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展望未來,揭陽如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
王勝:一是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化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黨員干部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急難愁盼我來辦”網上群眾工作平臺作用,聽民聲、紓民困,把群眾現實利益問題解決好。
二是全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深入實施加強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落實落細揭陽基層黨建“1+1+6”工作體系(1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1個基層黨建保障辦法,實施農村黨建“組織興村”、城市黨建“互聯共建”、機關黨建“提神振氣”、事業單位黨建“先鋒服務”、國企黨建“強根鑄魂”、“兩新”組織黨建“雙有雙培”六大基層黨建攻堅工程)各項措施,夯實基層基礎,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三是大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落實好干部標準,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把忠誠干凈擔當的優秀干部選拔出來、使用起來。加強換屆后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完善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正向激勵“五大體系”,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四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成果,聚焦工程項目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窗口單位服務、稅收征管等領域,大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持續凈化揭陽政治生態。
■路線圖
●堅持“三貢獻一高一強”招商選資標準,打造以中石油煉化一體化、國電投海上風電兩大龍頭項目為“鏈主”的萬億級產業集群,努力把沿海經濟帶打造成更具承載力的產業發展主戰場。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群眾和企業最關心的高頻事項,通過群眾和企業最認可的溝通方式,采取最快捷的辦理方式,全面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和質量,推動揭陽營商環境根本性改善。
●以美麗圩鎮創建為引領,以“鏈長制”試點工作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九大攻堅行動”,加快農業就近就地產業化、農村人員就近就地城鎮化、公共服務就近就地均等化,努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