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聚力攻堅,云浮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突破。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省黨代會報告以堅定的政治擔當、宏闊的戰略視野、強烈的使命責任描繪發展藍圖、指引前進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云浮利好’,特別是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云浮建設國家中藥資源種質庫’等,既是對云浮的極大支持和關愛,也為我們開創云浮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云浮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盧榮春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說。
云浮市委新班子認真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乘勢而上、聚力攻堅,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突破。今年上半年,云浮一般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4%,排名全省第一,總量排名第十四;在省統計發布的21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用電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項指標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預計今年全市一般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將突破100億元大關,同比增收30億元。盧榮春表示,云浮將堅定不移落實省黨代會決策部署,錨定灣區“第一方陣”,探索突圍爭先路徑。
緊扣“一條主線”學深悟透做實
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南方日報:云浮將如何縱深推進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貫徹落地?
盧榮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緊扣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條主線,全面總結過去5年工作,深入分析面臨形勢,科學謀劃未來發展,充分彰顯了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堅定追隨,生動體現了“干出來、拼出來、創出來、贏回來”的時代搏擊,立起了未來一個時期全省改革發展的施工圖、任務書、方向標。
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云浮全市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務,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不斷深化的理論與實踐過程。我們將聚焦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深化學習貫徹,深刻體悟大會報告提出的“四個靠”“五個堅持”“五點實踐感悟”等系列重要論斷,進一步凝聚起擁戴核心、信賴核心、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高度政治自覺;聚焦一體落實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學習貫徹,緊扣創建“三個環境”,突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激發推動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云浮貫徹落地的高昂政治熱情;聚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持續深化學習貫徹,始終堅守“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進一步扛起助力廣東“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使命擔當。
云浮堅持把貫徹落實大會精神的“中期考卷”與迎接建市30周年的“歷史考題”統合起來,籌劃啟動新一輪“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以上率下開展10個方面、37個課題深調研,圍繞交通設施、水利工程、城市建設、社會民生、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在全市域謀劃一批戰略性、標志性、長遠性的基礎建設項目,力求以中心城區的強勢突破,帶動云安、羅定、新興、郁南高質量發展。
聚焦“三大抓手”重塑動力系統
引領云浮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南方日報:云浮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將如何發力?
盧榮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云浮市委新班子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統籌兼顧長、中、短期,聚焦破解傳統的“路徑依賴”,一體謀劃推動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發展,全面打造云浮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突出“擴容提質增效”促進園區經濟轉型升級,解決長遠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底盤”問題。圍繞夯實高端制造業基礎,縱深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對接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和“雙10”戰略,大力培育發展硫化工、清潔能源、信創產業、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十大園區產業集群”。啟動建設“千億級綠色建材產業園”,持續擦亮“中國石都”品牌;同時緊盯金屬智造、現代農業“兩大板塊”,加大力度招引和培育“鏈主企業”,全面推動企業集聚、園區集約、產業集群,逐步形成這“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齊頭并進、蓬勃發展的現代工業格局。
突出“放權賦能強鎮”激活鎮域經濟發展動力,解決中長期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問題。緊盯土地管理、下放財權等重點領域,持續下放縣級管理權限,用好“點狀供地”,充分激發“2+17”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體系優勢,在中心鎮打造一批產業集聚發展區,開辟鎮域經濟發展主戰場,帶動鄉村振興。用好駐鎮幫鎮扶村資源,深化“政銀企”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布局發展一批現代農牧產業園區、南藥產業基地、綠色工業集聚區等優質項目。我們力求通過2年的努力到建市30周年,把全市63個鎮(街)建成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精而美”的鎮域經濟體,解決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促進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現代化。
突出“打造新增長點”拓展資源經濟發展路徑,解決目前民生欠賬短板問題。要在構建現代產業園區上下功夫,拓展產業鏈、延伸價值鏈。要立足云浮實際、做好“水文章”,積極發展“西江港口碼頭經濟”,統籌推進抽水蓄能、熱電聯產、風能水能等自然資源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創建大灣區綠色能源基地,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錨定“世界一流”高起點創建
舉全市之力打造國家中藥資源種質庫
南方日報:省黨代會報告提出,支持云浮建設國家中藥資源種質庫。云浮將如何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盧榮春:云浮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決策部署,以高起點建設國家中藥資源種質庫為牽引、聚力攻堅,切實把云浮打造成為“中國南藥創新高地、中醫藥強省排頭兵”。
堅持“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中藥資源種質庫。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成立工作專班,在工作導向上始終立起“世界一流”的標準,借鑒先進種質資源機構的經驗做法,全面加強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等高端科研機構合作,聘請黃璐琦院士規劃設計、牽頭研究攻關。牢固樹立“大科技”理念,堅持把中醫藥種質庫與云浮市兩個省級實驗室分中心、高等級生物安全P3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統合起來,加強科研協同攻關,積極搶占中醫藥創新的制高點。
堅持“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全力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試驗區。今年6月印發的《廣東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支持云浮市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試驗區”。我們將大力推動南藥種植“接二連三”發展,加快推進“十鎮百村”南藥種植示范行動,鞏固拓展云浮130萬畝南藥種植基地。大力構建“1+2+10”國家、省、市三級南藥產業園體系,全面構建初加工、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等配套產業鏈,同步謀劃打造“康養旅游”“食藥同源”“醫養結合”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壯大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堅持“東融灣區”借勢破局,全力打造國家級南藥產業發展戰略平臺。緊扣“四個聯動”、縱深推進“東融灣區”策略,全面打開云浮地道南藥“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新空間。高站位籌劃“第三屆國家南藥產業大會”,把謀劃啟動國家中藥種質資源中心建設作為核心板塊,主動面向大灣區乃至全世界宣傳推介,全方位展示云浮南藥產業化發展方向、標準化種植模式、品牌化創建路徑;并同步舉辦全球中醫藥高峰論壇,積極推動南藥產業大會永久落戶云浮,全面提升云浮南藥的國際知名度,為廣東建設全國中醫藥強省作出云浮新貢獻。
發揚“脫貧攻堅”精神啃硬骨頭
集中力量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
南方日報:接下來,云浮如何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突圍爭先、跨越趕超?
盧榮春:下一步,云浮將重點打好3場“攻堅戰”:
全面打響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標攻堅戰。云浮全市847個行政村、2021年底有592個集體經濟收入在10萬元以下,對比省委下達的“2023年底全部村級集體年收入達到10萬元”的目標,任務非常艱巨。我們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攻堅行動方案》,充分發揮溫氏等龍頭企業作用,第一批規劃建設了14個生態養殖小區,創造性運用“公司+農戶”模式,探索走出一條符合云浮實際的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子。初步估算,到2023年底全市847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將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標準,2025年將超過15萬元。
全面打響基礎教育和醫療衛生提質攻堅戰。目前,云浮籍適齡中小學生在外讀書的近9萬人。云浮準備將“資源經濟收益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衛生補短板,計劃近3年、投入30個億,以鯤鵬小學為模板,新改建一批中小學,集中力量解決一批困難問題,從根本上扭轉被動局面。全面實施疾病預防、精神衛生、婦幼保健“三大補短板工程”,縱深推進與南方醫院共建高水平市人民醫院,整合資源全力打造粵西北最好中醫院,大力推動縣級醫院、鎮衛生院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全市公共衛生整體服務能力。
全面打響重大社會民生兜底攻堅戰。持續鞏固扶貧、濟困、養老、助殘等制度成果,著力構建“大救助”“大養老”“大兒童保障”和住房等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深化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加快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在改善民生上打造更多的“云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