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一支由高明政府部門和約20家高明名企組成的招聘隊伍將奔赴廣西北海,他們要在當地開展“千億高明,職等您來”2023年招才引智高校行人才活動,引進高明緊缺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優秀的高校畢業生。
在邁入千億GDP縣區方陣、拿下佛山高質量發展貢獻獎第一名的基礎上,高明提出了今年GDP增長6.5%左右的目標,并力爭到2027年經濟總量突破1500億元。目標的實現需要產業發展的支撐,而產業發展需要人力、智力的支撐。
今年春節以來,高明持續加大招工引才育才的力度:在佛山市率先推出春節系列現場招聘會,目前已舉辦14場招聘會,超8000人達成就業意向;政企攜手奔赴外省市開展招工活動,不僅把人才引進來,還把高明的形象和品牌帶出去;推動校企開展“訂單式培養”,為產業發展量身定制緊缺人才。與此同時,高明正著力用心用情關愛產業工人,致力為他們提供“家”的溫暖。
“以一座城市的名義,向高明廣大工人致以崇高敬意、給予最高禮遇,讓辛勤耕耘、奮戰在高明產業一線的基層工人有價值、有地位、有奔頭,有榮譽感、歸屬感、幸福感。”高明區委書記楊永泰表示,要讓更多工人加入到建設高明的大浪潮中來,共同推進高明發展,一起分享高明發展成果。
用工形勢穩中向好
在佛山市率先開展系列招聘活動
近日,高明區2023年暖企行動專場招聘會荷城街道專場在富灣圩舉辦,48家企業到場設展,提供了1287個崗位,吸引眾多求職者。數據顯示,當天招聘進場咨詢和應聘人數有1600多人次,初步達成意向450多人。現場和前幾場招聘會一樣火熱。
高明區人社部門通過數據分析研判,春節后,全區用工缺口約為7563人,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為幫助企業緩解用工需求,高明區人社部門舉辦了“春風送崗,就在高明”2023年春季系列線下招聘會,助力企業招工搶人才,為高明區企業創造第一季度“開門紅”提供充足人才保障。
1月30日,正月初九,高明區2023年首場春節系列現場招聘會開展,為全市最早。那場招聘會有200多家企業參會,提供4800多個崗位,進場人數5300多人次,初步達成意向2152人次。
在現場,廣東天進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天進公司”)成功招聘到了所需的外貿業務人才。天進公司專注于PVC壓延膜相關領域,是國內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佛山市標桿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王曉瑩介紹,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該公司今年計劃加大外貿出口業務。
這場招聘會打響了高明在“一街三鎮”舉辦春季系列招聘會的第一炮。在1月至2月期間,高明在“一街三鎮”、黔東南州、高州市、鈞明城廣場等地,分別舉辦佛山市高明區2023年春季系列現場招聘會、東西部勞務協作暨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現場招聘會等多場專場招聘會。
“節后企業用工需求明顯增加,后續招聘會企業報名很踴躍,場場爆滿。”高明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劉素媚表示,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截至目前,高明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4場,組織785家企業參會,提供崗位20432個次,達成就業意向8158人。
“通過一系列招聘行動的開展,目前已緩解了企業招工壓力。”據劉素媚介紹,經動態監測數據分析,目前,高明區企業招用工求人倍率為0.78,用工缺口約4000人,占總用工人數的2.44%。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下稱“廣東溢達”)落戶高明已有35年,現在員工約1.5萬人,是廣東省最大的紡織服裝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純棉襯衫供應商之一。廣東溢達人力資源總監成亮介紹,今年該公司已參加10多場招聘會,成功招聘超400名員工。
為著力解決企業用工問題,高明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將每周開展一場日常招聘會,全年開展不少于3場勞務協作招聘會,同時不定期到區內工業園區、商業中心及廣場開展專題活動現場招聘會,組織企業到省內外高校參加校園招聘等。“全年計劃開展招聘會不少于50場。”
政企攜手招工育才
用工缺口凸顯良好發展態勢
通過分析目前招聘數據,目前高明用工緊缺主要集中在紡織、塑料、化工、金屬、家具制品、機械這幾類行業。一線生產技術工人主要缺的工種有:紡紗工、包裝工、焊工、塑料制品成型工、縫紉工、皮革制品加工工、人造石生產加工工等。
用工缺口其實反映了高明不少企業目前的良好發展態勢。今年開年以來,高明不少企業訂單實現“開門紅”,對產能提出更高需求。
受大環境消費回暖影響,開年以來廣東溢達訂單比往年更充足,預估2023年產量和產值將比往年顯著增長。成亮透露,今年春節開工至今,廣東溢達九成用工缺口在一線技術人才。“服裝車縫員仍有較大的需求。另外,其他一線生產崗位如服裝印花、數碼印刷研究、電工焊工等還缺人。”
廣東溢達利用對內對外兩個渠道,全力開展招聘工作。對內方面,鼓勵全員內推,推薦獎勵從800元至1萬元不等;對外,積極參加各類招聘會,并建立自主招聘微信群,24小時在線服務,并探索嘗試線上招聘等方式。廣東溢達也利用高明本地的職業技術類院校資源,開展校企合作項目,例如與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班以及與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的合作項目等。
天進公司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年初,天進公司因訂單增多,加上新的生產線投入使用,普工缺口100多人。高明區人社部門獲悉后,迅速安排專人與天進公司聯系,收集發布企業招聘信息,擴大宣傳范圍,引導其參加2場招聘會。
“高明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給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包括介紹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來開展代招工作。”王曉瑩表示,目前天進公司大量缺工問題已得到緩解,企業正常生產已得到保障。
距離天進公司半小時車程,位于高明區楊和鎮的高明基業冷軋鋼板有限公司(下稱“高明基業”)生產同樣是一片火熱。高明基業總經理曾志濤反映,目前還有生產操作工、電工、機修工崗位缺口。
為能更好找到高明基業對口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去年3月,高明基業與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合作開辦了“基業機電技術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熟悉公司的生產工序,能更快上手。”曾志濤說。
據高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創業促進股股長林艷娟介紹,為培育面向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目前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與廣東萬和電氣有限公司、歐司朗(中國)照明有限公司、廣東潤惠發展公司、高明基業冷軋公司先后成立了萬和管理班(第三期)、歐司朗機電一體化“雙元制”班(第三期)、潤惠運維班、基業班等訂單班。
完善“引育用留”
工人可享更多優質服務
對于產業工人來說,目前可能正是入職高明的好時機。今年的高明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將高明打造成為珠三角技能人才高地。
近期,產業工人的利好消息不斷傳來:高明區職工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將為職工群眾提供包括困難幫扶、法律服務、文體健康在內的暖心服務,有效打通工會服務職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團高明區委整合社工機構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社會志愿者等資源,成立了產業工人子女護航志愿服務總隊和5支小分隊,將重點圍繞產業工人關注的子女教育、技能學歷提升、婚戀交友等問題,進行常態化的園區職工服務活動,讓產業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安心、順心。
除了多管齊下協助企業招工引才外,高明正致力為產業工人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高明計劃推動區高級技工學校創建技師學院,支持區職業技術學校打造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目前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創建技師學院的各項指標已達標,省人社廳已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開展了預評審工作。高明還落實區政行校企聯席會議制度,推行校企合作、雙元制職業教學模式,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現學校精準育人、企業精準留人。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高明區技能人才總量共115435人,其中高級工以上14660人、中級工20981人、初級工78794人。
林艷娟表示,高明區人社局將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每年開展培訓4300人次以上,以“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為抓手,加快培養一批數量基本充足、結構趨于合理、素質不斷提升的技能人才。
高明區人社局將加快出臺《高明區卓越工程師和技能人才引育實施辦法》,通過加大激勵扶持力度,進一步構建完善卓越工程師和技能人才的引進機制、培養體系、人才評價體系、激勵機制、服務保障機制,加快壯大高明區技能人才隊伍。
為了讓各類人才在高明安居樂業,高明將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體系,構建分層分類多元化人才安居保障體系,建立人才子女入學就醫“綠色通道”。
例如,為提升區域對人才的吸引力,在教育方面,高明正持續推動教育設施提檔升級。目前,高明區華英學校、新東洲中學正按照計劃節點加快推進,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建成啟用。高明還在謀劃建設高明華英 (更合)學校。
在醫療方面,高明將增加優質醫療服務供給,優化全區醫療資源配置。高明計劃分3年投入1.35億元專項資金,提升區人民醫院綜合服務能力,確保其通過三乙醫院等級復審;支持區中醫院爭創國家級胸痛中心,積極引入國醫大師工作室,助其年內通過二甲醫院復審。
為增強產業園區對人才的吸引力,今年高明還將著力改善園區配套情況,在各鎮街工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的“鄰里中心”項目,打造集商務辦公、生活居住、文化娛樂、旅游購物于一體的產業園區優質生活服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