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財政廳消息,廣東堅決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總要求,積極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失業保險基金等各類資金,2020—2022年全省共安排一般公共預算就業資金183.14億元,助力廣東就業工作連續4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促進就業工作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
為確保高校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等重點人群就業,廣東強化財政投入保障,支持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19—2022年,全省累計支出專賬資金141.7億元,支持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共計1512萬人次,培訓規模、專賬資金支出量均位居全國首位。
廣東還支持實施省重大人才工程行動,設立省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2022—2023年共安排人才發展專項資金39.91億元,重點保障人才隊伍引進。同時,實施廣東特支計劃和青年科研人才國際培訓計劃,加大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人才發展幫扶力度。此外,廣東支持實施創業帶動就業行動,積極落實稅收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創業補貼等政策,2020年以來全省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逐年增加,2022年達95.62億元。
在提升就業服務質效方面,廣東緊扣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助力打造就業金字品牌,連續四年將三項工程列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2019年以來省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超50億元,突出支持勞動技能實質性提高和技能人才品牌打造。廣東還積極認真落實省政府“促進就業九條”,加大支持力度推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提升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水平。
近年來,省財政還投入超1.5億元推動實施“農村電商”工程,累計開展電商培訓17萬人次,培育1.27萬名市級農村電商帶頭人,全省農村電商企業達29.2萬家,從業人數超100萬人。發揮“三支一扶”志愿服務作用,2020—2023年累計安排補助資金7.45億元,支持9545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等任務。為確保財政資金高效使用,廣東樹立績效監督導向,堅持績效引領,構建部門主責、財政監督、審計監管的多部門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