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 要聞速遞

廣東第一批主題教育取得扎實成效 牢記囑托學思想 真抓實干建新功

時間 : 2023-09-15 08:45:1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這是一場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精神洗禮——

  在新征程開啟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從今年4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是今年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有所悟,而后篤行。廣東把開展主題教育作為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在中央第七指導組的有力指導下,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以“牢記囑托學思想、感恩奮進鑄忠誠”活動為重要牽引和關鍵抓手,確保主題教育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

  5個月來,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真正進行了一次理論大學習、思想大武裝,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也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新變化。

  以上率下,全省一盤棋??

  層層帶動各級領導干部走在前、作示范

  主題教育啟動伊始,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對開展主題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廣東省委堅決貫徹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組織197個單位、102萬名黨員開展第一批主題教育,推動主題教育深入扎實開展。

  ——以上率下、層層帶動。省委多次組織召開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集中學習研討,推動主題教育高標準推進。省委常委同志堅持“十帶頭”,制定落實主題教育“1+N”方案,把各項重點措施具體化精細化。省領導同志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加強對分管領域分管部門開展主題教育的指導督促。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黨組聯系實際分專題開展集中學習、深入研討交流。

  ——抓綱帶目、迅速行動。先后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全省干部大會,舉辦省級領導班子主題教育讀書班、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全省縣區黨政正職高質量發展能力專題培訓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專題培訓班等,推進學習層層遞進、步步深化。

  圍繞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細化12個方面專題、50個具體課題,省領導同志領題調研,帶頭深入市縣、企業車間、工程一線、田間地頭進行調研,發現問題、提出思路措施,努力使難解的問題得破解、求解的問題更優解。

  不久前,省委常委會兩次把會議開到地市現場,會議均采用“調研+開會”形式,成為今年省委抓工作促發展的創新之舉。領導干部先學一步做表率,深學一層求實效,推動廣東主題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

  以學鑄魂,加強理論武裝??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化、內化、轉化工作

  這是一次“以學鑄魂”的思想再升華。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強調,“以學鑄魂,就是要做好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以學鑄魂,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采取黨委(黨組)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讀書班等形式,推動黨員干部學深悟透《習近平著作選讀》等8種學習材料、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摘編、習近平總書記對本系統本領域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摘編;發揮23個省級黨員教育基地作用,組織黨員干部前往中共三大會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茂名“柏橋講堂”等教育陣地開展學習。

  以學鑄魂,就是要鑄牢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中國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從省第二十一期領導干部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到省委常委會召開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對黨忠誠”是貫穿其中的一大關鍵詞。廣東各級黨員干部自覺把對黨忠誠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體現在一言一行上。

  以學鑄魂,就是要站穩人民立場。廣東深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在主題教育中,把“長者飯堂”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用心用情為老年人解決急難愁盼的“吃飯”問題,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廣東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不斷汲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的智慧力量。

  以學增智,深入調查研究??

  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這是一次“以學增智”的共識再凝聚。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涉及問題之多、領域之廣、矛盾之深前所未有,迫切需要按照總書記的指引,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

  省委印發《關于在全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導全省在調查研究中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運用。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調查研究作為主題教育中推進“以學增智”的重要途徑,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實踐導向,組織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掌握真實情況和民情民意。

  走進茂名市茂南區袂花鎮打銀村,原來雜草叢生的黑臭水塘,已成為村民散步時愛去的生態小公園。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落實省委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深入調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重點難點問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動全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穩步提升。

  調查研究貴在“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深入開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建立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對經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對策建議,及時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政策措施。

  紡織服裝產業是廣東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在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如何破解中小服裝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難題?有關部門牽頭成立調查組進行綜合調研,奔著問題去、帶著問題學、對著問題改,積極尋求整體解決方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梳理細分行業轉型路徑,如針對中小企業轉型中遇到的資金問題,提出了企業自身要“出一點”、解決方案供給側“降一點”、政府“補一點”的解決方案。

  廣東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共形成調研成果1700多個,制定調研成果轉化措施6800多項,切實發揮調研優化決策、改進政策、促進工作的作用。

  以學正風,堅持深查細改??

  以可感可知的整改整治成效取信于民

  這是一次“以學正風”的作風再錘煉。

  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通過集中教育推動全黨以自我革命精神解決黨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是一條重要歷史經驗。主題教育中,廣東堅持求真務實、刀刃向內,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把問題整改整治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堅持臺賬式管理、項目化推進,對納入清單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確保逐項整改、逐件落實。

  省委確定9個方面專項整治,每個專項整治由1名省領導牽頭負責、1個主責部門具體推進、多個相關部門協同落實,向頑瘴痼疾開刀。如在法治保障方面,強化涉外法治服務和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制度供給,成立省涉外法治促進中心,啟動涉外律師人才培養“粵律工程”;在營商環境方面,在全國率先實行企業信用修復“一口受理、一次辦成”改革,辦理企業信用修復5.4萬件。

  檢視整改成效如何,最終要看群眾滿不滿意。

  “新校區設施齊全,離家也近,很方便!”廣東實驗中學白云校區初一新生對初中生活充滿期待,希望能在最近啟用的新校區打好基礎,將來考上好大學。放眼全省,優質學位供給進一步擴大,全省新增學前教育公辦學位4.8萬個、義務教育公辦學位約29.6萬個。

  在省委示范帶動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制定專項整治方案288個,細化整治措施1385項,真正讓“問題清單”變為群眾“滿意清單”。

  以學促干,兩手抓兩促進??

  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

  這是一次“以學促干”的行動再出發。

  6月20日,省委召開十三屆三次全會作出“1310”具體部署,這是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堅定態度和鄭重宣示。廣東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進省委“1310”具體部署結合起來,深入實施“破難題、促發展”攻堅行動,把學習教育和推動發展有機融合。

  ——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州發布《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開啟營商環境6.0改革。深圳發布《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多個工作方案,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提出56條具體舉措。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舉辦“制造業當家22條”政策宣講系列培訓會,深入企業答疑解惑,研究制定《廣東省工業投資躍升計劃(2023-2027)》等政策文件,促進工業投資穩增長、擴規模、優結構。省市場監管局圍繞產業聚集區在全省開展不少于50個產業鏈的質量提升行動,以促進整個產業鏈的質量提升。

  ——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成立“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強化統籌協調等職責;開展百校聯百縣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全面強化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

  ——扎實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省自然資源廳系統推進近海岸線、海域和海島空間合理開發利用,加大紅樹林保護修復力度;省林業局建立全面推行林長制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分片掛點督導、月通報機制。

  ……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廣東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積極擔當作為、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具體實踐。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29萬億元、同比增長5%,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更加彰顯。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廣東實施“民生十大工程”,解決教育、就業、醫療、育兒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出臺“穩就業16條”,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上半年全省發放就業創業補貼25億元,城鎮新增就業70.5萬人;多層次醫保體系進一步健全,全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1.1億人,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等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上半年,全省民生類支出達676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斷提高。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新擔當。第二批主題教育已經啟動,廣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繼續鞏固拓展第一批主題教育成果,推動第二批主題教育扎實有序開展,把主題教育激發的奮斗精神轉化為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