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退役軍人應急救援志愿隊日常演練。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方針,樹立全心全意為退役軍人服務理念,奮力推動廣東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日前,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王創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為新時代新征程退役軍人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全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將圍繞“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奮斗目標,逐步推動退役軍人成為“五種力量”,凝聚起強國興軍的磅礴力量。
為廣東退役軍人工作指明方向
南方日報:請結合實際工作,談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體會以及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如何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王創: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深刻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造,全面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明確宣示了黨在新征程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尤其報告強調“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為今后退役軍人工作指明了方向。
廳黨組研究制定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施方案,部署安排了20項具體任務,采取“線上+線下”“自學+交流”等形式,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切實把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推動退役軍人成為“五種力量”
南方日報:如何推動退役軍人凝聚成強國興軍的磅礴力量?
王創: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充分發揮退役軍人政治信念堅定、使命責任強烈、作風素養過硬獨特優勢,推動退役軍人成為“五種力量”,凝聚起強國興軍的磅礴力量。
推動退役軍人成為鞏固黨長期執政的可靠力量。廣東有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近200萬,其中退役軍人黨員100萬。目前,全省11555名退役軍人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其中2136人當選為“兵支書”。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兵支書”協同培養工程,支持將優秀退役軍人納入鄉村振興人才庫,推動完善發現、培養、鍛煉、使用工作閉環機制,引導“兵支書”團結帶領群眾堅強組織、打造產業、完善治理、促進發展,推動“兵支書”成為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人、群眾共同富裕的領路人。
推動退役軍人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過去四年來,廣東實施“戎歸南粵”就業創業工程,在全國率先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廣東省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率先開展全員適應性培訓,2萬名退役軍人參加3個月到3年的職業技能培訓,8.7萬名退役軍人入讀中高職、本科提升學歷,累計3.8萬名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退役軍人新創市場主體超過5萬家,帶動就業14.3萬人。我們將繼續堅持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完善以全員適應性培訓為基礎、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互為補充的教育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招聘”“普招+專招”“線上+線下”模式,持續加大就業創業扶持力度,著力推動退役軍人由軍事人力資源向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力量轉化。
推動退役軍人成為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骨干力量。廣東積極探索退役軍人在基層匯聚、在基層成長、在基層發揮作用的新途徑,引導退役軍人主動參與走訪慰問和矛盾排查化解,全省退役軍人黨員結對幫扶確定結對數4.2萬對,解決實際問題3.8萬項,涉及退役軍人超過30萬人,有效發揮了退役軍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我們將繼續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將優秀退役軍人吸納為“老兵調解員”、兼職網格員等,引導退役軍人參與人民調解、治安巡防和矛盾排查化解,積極助力平安廣東建設。
推動退役軍人成為支持應急應戰的精銳力量。近年來,廣東大力實施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工程,出臺《廣東省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工作指引》,募集專項基金3360萬元,組建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8459支,志愿者32萬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3961萬小時。未來我們將探索建立省市區域協同聯動的志愿服務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平戰結合的志愿服務體系,著力構建“一村(社區)一隊伍、一地域一品牌”志愿服務格局,引導退役軍人投身疫情防控、抗洪搶險、消防救援和擁軍支前,努力實現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全域覆蓋、管理規范、組織有序”。
推動退役軍人成為加強社會道德建設的中堅力量。廣東深入挖掘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的先進典型,建立退役軍人先進典型資源庫,組織開展2屆“廣東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設立榮譽室(墻)3100多個,將462名退役軍人寫入地方志,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氛圍。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激發退役軍人蘊含的“紅色潛能”,引導退役軍人弘揚光榮傳統、開展國防教育,宣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帶動廣大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社會文明新風尚。
推動廣東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下一步,廣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將如何結合自身職能抓好貫徹落實?
王創: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發揮行政部門、服務體系、社會力量“三駕馬車”作用,開展“六大行動”,培樹“六大品牌”,持續提升退役軍人事務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退役軍人事務高質量發展。
著力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加大關系退役軍人切身利益的工程項目謀劃儲備力度,加快構建“1+1+12”工作布局,以高質量工程項目支撐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開展“戎歸南粵”就業創業工程,實施“6+1”安置保障機制,持續提升就業安置質量。推進法律政策末端落實,完善撫恤優待體系,加強困難幫扶援助,提升優撫事業單位和服務體系服務能力,推動業務數據化、服務智慧化,著力解決退役軍人急難愁盼問題。
著力營造尊崇尊重濃厚社會氛圍。加大榮譽激勵力度,繼續開展“廣東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持續實施立功送喜報,退役光榮返鄉“六個一”,將參戰、立功退役軍人錄入地方志等制度,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大力弘揚英烈精神,持續開展烈士紀念設施提質改造工程,常態化開展“清明祭英烈”等活動,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著力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抓好部隊官兵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等實際困難解決,統籌推動優撫醫院、軍供站改革發展,常態化開展“雙擁在基層”“雙百擁軍行”“情定南粵·幸福雙擁”系列活動,在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南方日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將拿出哪些實招好招,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王創: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將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對標對表“五個牢牢把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健全三大體系為基礎,以發揮退役軍人“五種力量”為重點,構建“1+1+12”工作布局,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更加堅定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政治自覺。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以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凝聚意志、引領前行,始終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根本政治規矩。嚴格執行廣東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明確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更加主動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完善擁軍支前軍地協調機制,健全“雙清單”、應急應戰響應、社會化擁軍等制度,持續開展“城連共建”“情系邊海防官兵”活動,積極服務備戰打仗。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于退役軍人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發揮“五種力量”作用,把退役軍人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更加堅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完善“12345”機關黨建工作體系,深化模范機關創建,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實施新任職干部服務中心一線崗位鍛煉實施辦法,持續提升“十有”能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堅決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