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再次迎來重要進展,先進阿秒激光設施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概算批復,項目即將開工建設。這意味著繼中國散裂中子源之后,又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即將在東莞落地。
據了解,阿秒激光首次為人們提供了研究電子動力學的有力工具,為研究物理、化學、材料、信息、生物醫學等學科中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技術手段。2023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頒發給了阿秒激光領域的科學家。
阿秒是一個時間單位,1阿秒等于10的-18次方秒,比飛秒更短暫。人類想觀測電子的運動,研究電子的動力學過程,需充分利用先進阿秒激光設施。
“可以說,超快超強激光是拓展人類認知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研究手段?!痹谌ツ晁缮胶牧蠈嶒炇遗e辦的首屆超快激光應用發展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透露,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作為該裝置建設法人單位,攜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擬在松山湖建設國內首個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其中6條束線及實驗系統將落地東莞。
當前,松山湖科學城已集聚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一批大裝置、大平臺,擁有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等6所高校、18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等一大批平臺基地,構建起全鏈條全要素全過程的創新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