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就能辦成內地的營業執照,這讓我感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便利?!?月30日上午10時53分,在位于香港觀塘興業街的灣區通辦自助辦事區內,香港市民鄭翰衍拿到了從智能終端上打印出的企業營業執照。這是香港首次遠程辦出的內地企業營業執照,也是香港首次與內地實現政務服務跨城通辦。
鄭翰衍在香港從事體育比賽運營,他準備到佛山市南海區創辦一家企業。當前,越來越多像鄭翰衍一樣的港澳青年選擇到珠三角創業。以往,港澳創業者要辦理內地企業的營業執照,只能到注冊地當地辦理,有時要跑好幾次。而這一次,鄭翰衍在交齊紙質材料后,站在香港的智能終端前,僅用幾分鐘就完成了申報手續。
目前,南海在香港、澳門各設立了一個灣區通辦自助辦事區,利用視頻交互人臉識別、材料掃描上傳、電子簽名等技術實施遠程服務,首批開通了商事登記等多項業務。同樣來自香港、目前在南海運營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工合空間”的葉興華說:“現在審批窗口前移到香港,辦事方便多了。”
與香港實現政務通辦,是南海推進的廣佛跨城通辦的“升級版”。南海地處廣佛同城的前沿地帶,是跨城政務通辦的先行地區。2014年底,南海就與廣州市荔灣區實現了國內首例跨市政務通辦。到今年5月底,南海與廣州、江門等城市的跨城通辦業務超過100萬件,有效促進了與珠三角各地間的緊密對接。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創新“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打破“信息孤島”,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南海推進跨城政務通辦,正是對這一要求的創新實踐。從南海到整個珠三角,各地正在紛紛加快行動,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促進各類要素在大灣區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
“粵港澳大灣區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而推動跨城政務通辦能夠直接優化營商環境,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