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第147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二級巡視員周鶴龍,介紹了廣州市在構建綜合運輸保障體系、提升城市客運服務水平以及路網規劃建設等方面的相關情況。
據悉,為進一步完善城市骨架路網架構,2019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共136個。為進一步提高重要交通樞紐服務能力,廣州將重點加快推進白云國際機場、廣州南站、白云(棠溪)站等綜合交通樞紐集疏運道路項目的規劃建設。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廣州正在積極推進蓮花山過江通道、獅子洋過江通道、東部高速的前期工作,爭取盡早開工建設。
圖片來源:大洋網
構建“連通世界、輻射全國”的綜合運輸保障體系
周鶴龍透露,2020年3月,廣州市獲評全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創建成效得到交通運輸部專家組的高度評價。目前廣州市已形成覆蓋全面航空、鐵路、港口航運、公路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運輸體系。
其中,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白云機場航線已覆蓋全球234個航點、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國際鐵路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交通中心,廣州境內鐵路運營里程282公里,其中高鐵(含城際)198公里,鐵路旅客年發送量達1.4億人次,年貨運量達2105噸,均居全國前列;作為國際航運樞紐,廣州港航線通達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港口貨物年吞吐量和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雙雙進入世界港口前五位;全市道路總里程12683公里,其中高快速路里程1052公里,已形成“三環+十九射”的高快速路主骨架路網。
接下來,按照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廣州將持續著力建設“銜接順暢、服務優質、支撐有力、管理規范”綜合運輸服務體系,不斷提升綜合運輸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客運服務水平
據悉,廣州市已獲評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市內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1523.3萬人次,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分擔率達61.2%,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達到85.1%,在國內特大城市排名靠前。近年來廣州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城市客運服務水平。2019年以來,新開通了地鐵二十一號線(員村至鎮龍西段)、八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至文化公園段)等2條(段)線路,完成95個地鐵站點廁所改造提升,廣州站、廣州東站旅客換乘地鐵安檢互認;優化調整公交線路80條、站點80個,新開17條小型便民公交線路和3條夜間公交線路,累計推廣新能源公交車13205臺,建成公交專用充電樁5276個。今年還要建成八號線北延段(文化公園至滘心段),同時繼續加強公交與地鐵接駁,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目前,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15條,運營里程共計522.5公里,實現“區區通地鐵”;公交運營線路1231條,公交車輛15491輛,巡游出租車約2.2萬輛,網約車約8.1萬輛,基本建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公共汽(電)車為主體,出租車、水上巴士等其他交通方式為補充”的現代立體公共交通體系。
提高重要交通樞紐服務能力推進路網建設
周鶴龍說,廣州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強與周邊城市的互聯互通,構建內聯外通的路網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交通運輸部門一方面以規劃先行,積極配合省有關部門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項規劃》《跨珠江口通道規劃研究》及《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的編制;同時提出了《廣州市市政路橋項目近期(2019—2021年)實施計劃》,加快推進道路項目建設。
其中,為進一步提高重要交通樞紐服務能力,重點加快推進白云國際機場、廣州南站、白云(棠溪)站等綜合交通樞紐集疏運道路項目的規劃建設:
一是構建機場周邊“三橫兩縱”高快速路網、推進機場周邊道路快速化改造,已建成通車北三環高速二期、飛粵大道等項目,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北段、花莞高速兩個項目計劃今年底建成通車;
二是全力支持廣州南站的建設,構建四條南站與中心城區快速連接通道,目前已建成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工程,已開工建設廣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一期(洛溪橋南-廣州南站)、如意坊放射線系統工程、東曉南路-廣州南站連接線工程南段等項目,計劃年底前開工建設東曉南-廣州南站連接線北段工程項目。此外,積極推進白云一線、白云二線、鐵路東線等白云(棠溪)站周邊道路建設。
2019年以來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共136個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骨架路網架構,2019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共136個,其中:南沙大橋已于2019年4月份通車;計劃今年底建成廣佛肇高速廣州段、汕湛高速惠清段等4個項目約100公里高速公路,以及南大干線(市新路至蓮花大道)、新廣從路快速化南段等7個項目約35公里城市道路;新開工項目共18個,包括東曉南路至廣州南站連接線北段、車陂路至新滘東路二期、城市快捷路二期等道路工程,將新增城市道路通車里程約45公里。此外,正在抓緊推進增佛高速增天段、蓮花山過江通道、獅子洋通道以及花莞高速東、西延長線等項目前期與策劃工作。
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周鶴龍表示: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市委、市政府、大灣區辦部署的年度工作要求,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全力推進灣區城市群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推進更高層次廣佛同城,海華大橋已于6月30日建成通車,加快廣佛肇高速廣州段、廣佛放射線二期、番海大橋、南大干線等在建骨架路網項目的建設,同時積極推動增佛高速、沉香大橋、同心橋、南漖通道等項目的前期與策劃。
二是實現更高質量廣清一體化,推進汕湛、佛清從和廣連高速的建設,以及佛江高速北延的前期工作。
三是加強珠江口兩岸的高速公路聯通,在去年通車南沙大橋的基礎上,今年6月28已開工建設南中高速,并積極推進蓮花山過江通道、獅子洋過江通道、東部高速的前期工作,爭取盡早開工建設。同時,也取得省有關部門的支持,將海鷗島過江通道、南沙港快速東延通道納入了新的省高速公路網規劃。
周鶴龍說:“相信隨著上述項目的建設,廣州與大灣區城市群之間的聯系將更為緊密,廣州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和國家中心城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