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市推進水運與鐵路貨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公開征求意見。《方案》明確了江門市近期重點工作任務,提出江門將加快《江門港總體規劃》修編、加快航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港航資源整合、優化航運營商環境等工作。
根據《方案》,江門將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一體化發展態勢,利用南沙疏港鐵路、廣珠鐵路等設施,加快江門港與廣州港、珠海港的資源整合,推動行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同時積極推動港口、航道,疏港鐵路、公路規劃及建設,推動“公鐵水”聯運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強水陸口岸功能銜接、實現貨物運輸無縫銜接,進一步打通水陸路聯運的脈絡,從“供給側”推動水運與鐵路貨運發展實現突破。
加快建設10個內河港口航道項目
《方案》提出,在航道方面,江門將重點建設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進港航道工程、以及謀劃恩平鎮海灣港區進港高等級航道工程、西江、石板沙水道、那扶河、崖門水道等轄區內航道進一步提升等級。
2021年—2022年,全市計劃推進航道建設2個,其中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已于2020年年底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建成;廣海灣作業區進港航道工程計劃于2022年底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此外,江門還將適時推進西江5000噸級、崖門出海高等級航道、恩平鎮海灣港區進港高等級航道工程建設,推進支流河口航道等級提升。
在港口碼頭建設方面,江門將積極推進港口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港區的建設并配套建設船員綜合服務區,重點推進廣海灣港區、新會港區、江門港主城港區等重要港區建設。
例如,江門市將加快建設高新區公共碼頭工程(首期續建工程及二期工程)、主城港區人才島通用碼頭工程、鶴山東古醬油公司碼頭擴建工程、開平市三埠港區工程(三埠港碼頭搬遷項目及相應配套項目)等10個內河港口航道項目,總計擬建設泊位29個。
江門還將加快臺山市廣海港二期工程、江門港新會港區銀湖碼頭工程、江門港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防波堤、進港航道工程、江門廣海灣LNG接收站項目碼頭工程等20個沿海港口航道項目,總計擬建設及改建泊位53個。同時,推進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5萬噸級碼頭工程、廣海灣港區烏豬洲作業區30萬噸和45萬噸級碼頭工程等項目建設。
此外,江門將加快港區集疏運體系建設。補齊港區碼頭疏港公路等級低的短板,重點解決內河碼頭通達干線公路“最后一公里”問題,按照碼頭與最臨近干線公路的銜接段公路達到二級公路的標準,計劃升級高新區公共碼頭疏港公路等3個疏港公路項目,工程投資合計約為15.96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計劃完成投資約為13.33億元,實現重要港區疏港公路全部達到二級公路標準。
研究復航江門至澳門氹仔碼頭的可行性
在推進港航資源整合方面,近年來江門整合港航資源,分別與廣州、深圳、珠海、省航運集團簽訂相關合作協議。其中,與省航運集團合作,提出優化江門水上客運網絡布局、升級川島客運交通、探索開發粵港澳濱海旅游產業等措施,大力發展全市的水上客運和旅游業。目前,廣東省航運集團已完成收購川航船務公司35%股權,正式入主川航船務公司,新建造4艘高速客船,其中2艘已投入使用,提升川島客運服務。
在此基礎上,《方案》提出,江門計劃進一步研究復航江門至澳門氹仔碼頭的可行性;加強與廣州,深圳、珠海的合作,利用江門北站、廣珠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主動對接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珠海高欄港,積極打造深入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無水港”。繼續加快推進港航資源整合,鼓勵省航運集團、省能源集團、廣州港集團、中外運華南公司等港航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到江門港口碼頭及航道的投資建設。
而在優化航運營商環境方面,江門將解決江門港老舊碼頭港口經營資質及管理等歷史遺留問題,推動現有老舊碼頭開展升級改造。同時,推行“容缺受理”和“承諾制”辦理水路運輸業務,規劃建設內河客碼頭、升級川島客運碼頭,加快高新區公共碼頭首期續建工程及二期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