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 >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調試成功

時間 : 2021-06-03 09:32:2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微信圖片_20210603093719_副本.jpg

 廣州港南沙港區全自動化操作,意味著國產的自動化碼頭TOS系統已具備實際工況運行能力。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6月2日,在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碼頭前沿,岸橋按照信息系統發布的指令精準地抓取船上的集裝箱,自動放置在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IGV)上,IGV通過智能算法規劃路徑,將集裝箱運往堆場。隨后,軌道吊自動對位,抓取集裝箱至指定位置。整個過程行云流水,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實船聯合調試成功。

  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宏偉介紹,這是廣州港南沙港區突破全自動化操作的一個關鍵節點,意味著國產的自動化碼頭TOS系統已經具備實際工況運行能力。

  以往,自動化碼頭采用磁釘導航,通過在碼頭地面布設磁釘,自動導引車上配置射頻天線感應磁釘循跡進行導航,磁釘導航需要鋪設磁釘,對場地有較高的要求。而對于一些“老碼頭”,若選用這項技術,相當于“把地面全部重新翻鋪一遍”,工程量巨大,且維護成本高。

  為解決這一難題,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創新融入新一代物聯網感知、大數據分析、云計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進技術,成功打造全球首創“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堆場水平布置側面裝卸+單小車自動化岸橋+低速自動化軌道吊+港區全自動化”新一代智慧碼頭。

  利用北斗、激光和視覺導航定位技術指揮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IGV),車輛行駛無須借助磁釘,路徑靈活,實現從“低頭”到“抬頭”的跨越。

  集裝箱經裝卸、港內運輸,最后經堆場“指揮官”——軌道吊結合生產操作系統和調度系統的智能算法,為到港和出港的集裝箱尋找到最優堆位,提升集裝箱作業效率。

  2020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6.36億噸,規模位居全球第四,其中內貿4.9億噸,位居全國第一。廣州港南沙四期項目建成后,南沙港區每年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24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