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 >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灣區一港通”運行2年開通14條航線 貨物平均堆存期縮短5天 為企業降成本超5000萬元

時間 : 2022-11-15 09:48:38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近日,8個裝有“廣東造”工業設備的出口集裝箱辦結海關通關手續,以“灣區一港通”模式出口海外。這是“灣區一港通”模式運行2周年來,廣州海關監管的第4萬票通過該模式運輸的貨物。

  據廣州海關統計,自2020年11月“灣區一港通”項目試點至今年10月底,已累計開通航線14條,貨物平均堆存期由7天縮短至2天,累計進出口貨物達13.5萬標箱,為進出口企業節省綜合成本超5000萬元。

  廣州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曾琦表示,在全程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進出口企業可以對貨物通關的各個環節更精準把握,動態科學地安排船期和艙位,從而降低因運輸因素導致船期、艙位變更帶來的時間、費用等成本。目前,通過“灣區一港通”模式進出口貨物不斷增長,今年前10月進出口貨物達10.5萬標箱,同比增長343%。

  據海關了解,大型企業如果采用“灣區一港通”模式,貨物出庫后可直接報關堆存在碼頭,緩解倉庫庫存壓力約20%。此外,由于以前企業較難估算貨物運輸和通關時間,一般選擇提前5—7天將貨物運抵南沙,而“灣區一港通”貨物運抵南沙樞紐港就可直接裝上國際班輪出口,企業一般只需在班輪抵靠南沙港2天前安排貨物運抵南沙,大幅節省在南沙港等候國際班輪的時間。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