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臨空地區總體規劃》日前通過專家評審。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規劃編制內容齊全,論證比較充分,符合相關標準規范要求,根據評審意見調整補充完善后,將作為申報“臨空經濟區”的參考依據,同時作為園區近期建設和遠期規劃發展的規劃指引。
打造“一芯、兩軸、四組團”
根據規劃,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是華南樞紐機場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南樞紐機場群將以廣州白云機場為核心,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和深圳機場為兩翼,構成能與北京新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成都二機場媲美的龐大空鐵聯運樞紐群。
規劃劃定佛山臨空經濟示范區范圍160平方公里,其中高明轄區范圍122平方公里,地跨明城鎮和更合鎮。
規劃提出“一芯、兩軸、四組團”空間格局,探索分片、分期漸進式開發。“一芯”指航空樞紐核心、“兩軸”是佛云協作發展軸和佛肇臨空協作發展軸、“四組團”為空港組團、明城組團、更合組團、環保產業組團。
其中,空港組團定位為商貿物流與航空綜合配套區,未來將依托機場及周邊核心位置,重點建設客貨集散中心、空港保稅區,發展航旅服務、行政辦公、會展商貿、臨空加工制造、保稅加工物流、商務服務、技術服務、跨境電商等產業。
明城組團定位高端制造與高端生活服務區,依托地區產業基礎,發展商務辦公、生活服務等臨空現代服務業,以及智能裝備和電子電器為主的臨空先進制造業。
更合組團定位生態特色顯著綜合性組團、航空城核心區,重點延伸機場勢能,綜合布局科技研發、智能制造、商貿物流商務辦公、國際教育、休閑旅游、健康療養、生態居住,打造未來航空都市走廊。
環保產業組團則定位為低碳環保產業園區,謀求與區域內已有的環保產業園錯位發展,重點建設低碳環保科技產業園,發展固廢處理、環保科技服務等產業。
高明將提升交通連接能力
規劃提出,“臨空經濟區”建設將按照“整體規劃、注重實效、分步實施”原則,有序開發建設,力爭“5年成勢,15年成形、30年成城”。
高明區相關負責人展望,至2026年,臨空經濟示范區近期建設啟動區初步建成,建設一批基礎性、功能性項目,基本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至2035年,“臨空經濟區”總體格局將基本建成,城市配套完善,航空運輸、空港物流、國際商貿、機場配套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至2050年,區域資源要素流量管控和增值能力全面增強,城市建設品質、運營服務生態、社會環境效益達到世界領先。
由高明區與順德區共建的32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合作園,將成為近期建設啟動區。高明區將從順德區引進一批優質產業,優先發展更合鎮商業服務組團、小洞產業組團、更樓綜合生活組團。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將為高明未來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承接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資源要素配置提供重要支撐。”該負責人表示,未來,機場樞紐將有廣湛高鐵、深南(珠肇)高鐵,肇順南城際、機場快線等軌道交通接入,高明區在外圍打造“五橫五縱”高速公路網,在內部及周邊地區形成“五橫六縱”快速路網,進一步提升區域交通連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