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以下簡稱“河套深圳園區”)占地3.02平方公里,小小的土地面向深港兩地廣袤的合作空間,吸引了眾多科研團隊與創業者走進河套,成為我們口中的“過河者”。他們創新合作、聯動發展,不僅是河套創新生態的新質生產力代表,也是河套未來建設發展的主力軍。近日,走進河套深圳園區,一起了解“過河者”在這片科創熱土上的創新創業故事。
構建大灣區良好創業生態鏈
“我們主要是研發零能耗被動式建筑節能涂料。”在河套深圳園區的綠色可持續開發實驗室,來自香港科技大學航空航天機械工程系的羅文君博士把涂料與未涂料的太陽板進行了隔熱性和自清潔測試,得到了令人欣喜的結果。
據了解,在2020年5月,香港科技大學于河套深圳園區正式注冊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借此機遇,羅文君在學校支持下,于2023年將名下的香港可樂多綠材科技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落戶在了河套深圳園區的港科大藍海灣孵化港,進行創業團隊的孵化。
據介紹,學術團隊利用香港高校的前沿技術進行產品的迭代,再結合河套深圳園區的工程師團隊推動前沿的技術落地,“我們在河套搭建了一條生產線,之前的實驗室每一天產出約20公斤的自清潔納米涂料,現在可以產出大概200公斤。”羅文君興奮地說。
入駐河套深圳園區后,羅文君表示公司不僅得到了商務洽談、法律咨詢等成熟的配套服務,也享受著便利的交通和優美的辦公環境。談及最大的感受,羅文君對國家政策扶持表示感謝:“扎根河套后,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更便捷,企業與高校的對接也更加高效了。”
羅文君對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希望多多加速粵港兩地之間的聯系,共同構建大灣區良好的創業生態鏈。”
“河套為公司帶來無限機遇”
深圳福保淘太郎有限公司總經理藍天俊起初在香港科學園運營自己的公司,但一直有向內地發展的愿景。在收到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的入駐邀請后,果斷報名參加并入選。
2022年下半年,藍天俊帶著團隊正式在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成立了公司,基本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網絡安全服務、企業上云服務。
深圳毗鄰香港,兩地的人流和物流十分方便。“你可以看看我們深圳的辦公室。”藍天俊經常會邀請香港的客戶來到河套深圳園區,自豪地展示深圳公司的發展。
“比起在香港,我們發現在河套深圳園區開公司有獨特的優勢。”藍天俊介紹,公司在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的運營成本大約是在香港的百分之六十,在招聘人才、場租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此外,對他而言,河套不僅擁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還為其公司帶來無限機遇。“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提供很好的商務對接服務,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找到目標客戶,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藍天俊表示。
如同香港可樂多綠材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福保淘太郎有限公司,越來越多的“過河者”們在這里發現機遇,與河套深圳園區同發展、共成長。
目前,河套深圳園區已建成13個專業園區,打造8個國家級重大科研平臺,匯聚8家世界500強研發中心,鏈接10個香港高校科研機構,匯聚160多個高端科研項目和1.5萬名科研人才,實現高端科創資源快速形成從“零的突破”到“集聚發展”的良好局面。
位于河套深圳園區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是內地首個由港方運營、適用國際管理規則的科研空間,已經引入了40多個香港科創機構、企業和團隊。未來,河套預計將新增20萬以上的高端人才,使河套成為“技術源頭在香港、創業轉化在內地、發展壯大在全球”的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