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 > 加快建設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 > 南沙

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 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

時間 : 2022-06-15 09:32:3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日前,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廣州南沙,迎來新的重大政策利好。

  《南沙方案》從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創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臺、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建立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五個方面部署了一系列主要任務,力爭將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南沙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合作平臺之一,《南沙方案》出臺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東的關懷厚愛、殷殷囑托,必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引擎。

  年年都有新利好??

  粵港澳大灣區再增新動能

  縱觀世界城市發展史,灣區已從瀕臨海洋的地理空間,演變為匯聚大量人口與資源的城市群概念。紐約、舊金山、東京等世界級灣區應運而生,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謀劃。大灣區建設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總書記的關心厚愛,大灣區建設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總書記的大量心血。自啟動建設以來,粵港澳大灣區每年都迎來重大利好,大事喜事接踵而至:

  2017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香港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開啟擘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宏偉藍圖。

  一年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粵港澳大灣區,從考察橫琴新區到宣布港珠澳大橋開通,從考察深圳前海到聽取廣東省匯報,總書記對大灣區建設提出殷切希望,強調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

  2019年2月,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對外發布,深圳開啟邁向全球標桿城市的新征程。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明確提出要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標志著兩個合作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牢記囑托,踔厲前行。近年來,廣東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推動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穩健起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40條首批授權事項全部落地,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持續深入,三地民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數據顯示,2021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廣東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其中絕大部分都在粵港澳大灣區,比2017年凈增加了2萬多家。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香港正處于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關鍵轉折點,并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新機遇。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印發《南沙方案》,強調將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賦予廣東新的重大機遇、重大使命,必將為大灣區建設注入新的澎湃動能。

  南沙肩負新使命??

  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俯瞰粵港澳大灣區,以南沙為圓心,半徑100公里內,匯集了大灣區全部11座城市以及五大國際機場。

  自從2002年4月南沙啟動開發建設以來,2005年南沙行政區成立,2012年《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2015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掛牌成立。2017年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將南沙建設成為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

  在《規劃綱要》中,南沙被賦予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的定位,成為大灣區發展建設的重要平臺之一。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廣州南沙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近年來,南沙還先后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國際化人才特區、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等國家級重大平臺政策,形成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實施發展格局。今年,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推動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承載區。

  圍繞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定位,南沙正在加快建設重大戰略性平臺。創新平臺載體方面,完善“1+1+3+N”科創平臺體系,南沙科學城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創新生態方面,出臺“科創16條”政策,省市區共建的華南技術轉移中心線上平臺進駐774家服務機構。

  協同港澳發展、實現優勢互補,南沙充分發揮毗鄰港澳區位優勢,推進制度機制“軟聯通”、基礎設施“硬聯通”、交往交融“心聯通”,建設內地與港澳規則銜接示范區。例如,推進13個領域港澳專業人才資格認可,全國首創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標準體系、粵港澳團體標準服務模式,試行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實現港澳籍人才擔任公職人員。

  著眼于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南沙先行先試,成效明顯。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落戶南沙,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封頂。此外,南沙國際航運樞紐能級加快提升,累計開辟國際班輪航線138條。

  此次《南沙方案》的出臺,賦予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新定位,必將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號角聲聲,奮楫爭流。南沙站在新的起點,肩負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將與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一道,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