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游艇業發展迅速。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擴大粵港澳自由行游艇出入境口岸、停泊碼頭和活動范圍;推動深港兩地船舶安檢互認、引航員資質互認和游艇操作人員證書互認;建立船舶違法信息異地通報機制,在前海建海上安全示范樣板……
5月16日,《交通運輸部關于創新海事服務 支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的意見》(下稱《意見》)宣貫會在前海舉行,成為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前海方案》)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舉措。
深圳海事局透露,現已同步啟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項目申報,近期將重點推進《深圳經濟特區國際船舶條例》立法,推動建設國際船舶登記中心,拓展“游艇自由行”實施范圍,助力打造粵港澳游艇旅游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區和游艇產業集聚重要承載區。
推進重大改革 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深圳坐擁1140平方公里海域,有260公里左右海岸線,深圳港已發展成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樞紐港,承擔了泛珠地區55%的外貿集裝箱運輸任務,是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而擁有招商西部港區、大鏟灣等現代化碼頭的前海合作區,是深圳港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超1500萬標箱。
“前海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強國、海洋強國、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在這里疊加交匯。深圳是首批交通強國試點城市,推進全球灣區核心海港樞紐建設等試點任務與前海開發建設密不可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李宏印說。
“前海要實現‘國際高端航運服務中心’‘加快建設現代海洋服務業集聚區’等發展目標,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需求必不可少。”李宏印強調,各單位要深入基層、港航企業開展調研,找準水上安全監管、船舶污染防治、船舶轉籍登記“不停航辦證”等方面的痛點堵點問題,合力推進《意見》部署的重點項目、重大改革落地見效,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力爭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改革創新。
推進與港澳海事領域規則銜接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謝暉暉表示,交通運輸部發布支持前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措施,將更好推進前海與港澳海事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打造全球一流的海洋產業營商環境,加快發展高端要素集聚的現代高端航運服務業,助力深圳市更好更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前海將抓緊研究制定任務清單,對涉及的重大政策、重點項目逐項梳理研究,形成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和責任制,確保各項措施落細落小落具體。”謝暉暉說。
根據《意見》,到2025年,創新海事服務成效明顯,與港澳海事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與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不斷適應,高端要素聚集的現代高端航運服務業輻射作用突出,交通強國建設引領作用充分發揮。
到2035年,助力前海合作區對外開放機制體制更加完善,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健全現代航運業與港澳協調聯動、市場互聯互通、創新驅動支撐的發展模式,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用充分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