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我們計劃每年投入1000萬元進行工業設備更新,淘汰用了10多年的舊設備,引入新的自動化生產線。”東莞石龍津威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秉杰期待,在提高生產品質的同時,擴大生產產能,提升生產效率。
今年以來,廣東制造業頻頻上“新”設備,產業提質升級不斷加速。8月28日,全省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交流推廣活動在東莞舉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6.3%,持續1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設備更新投資同比增長25.6%,創近10年來同期最快增速。
21地市均已出臺支持工業設備更新政策
走進東莞石龍津威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排排外形胖墩墩的乳酸菌飲品在自動化生產線上井然有序完成灌裝,進行巴氏殺菌后打包成品。
“我們購置了超潔凈吹灌旋設備、冷卻缸、臥式儲缸、套標機、噴碼機等設備,對乳酸菌飲料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劉秉杰說,新設備帶來新工藝、新技術,生產出4種新口味的產品,提高酸乳飲料制品的技術含量、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
在劉秉杰看來,對于食品行業來說,自動化已是大勢所趨,但引入新設備不僅要提升效率,更要保障食品安全,“我們的新產線應用超高溫瞬時滅菌135℃/5秒、無菌熱灌裝封口的飲料生產工藝技術,可以不添加防腐劑,實現達9個月的產品保質期”。
對于有著30多年歷史的傳統工廠來說,自動化之路并不好走。“我們準備對24條生產線進行改造,每年改造8條。”劉秉杰說,目前省、市、鎮對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都很大,“我們陸續收到了技改項目的補貼,可以穩扎穩打地更新設備、改造生產線”。
工業設備更新的推動,離不開政銀企的聯動。“為支持廣東工業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我們打造了制造業專屬服務品牌,陸續推出技改貸、科創貸、構建貸等系列產品,目前全行技改貸余額近200億元。”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晏彥說。
“目前,全省21個地市都出臺了針對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的專門政策,省市聯動組織開展100多項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賦能提升活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技術改造與投資處處長姚瑞婷介紹。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全省工業設備更新投資同比增長25.6%,是近10年來同期最快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快13.3個百分點。
姚瑞婷表示,全省工信系統將充分抓住國家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有利契機,用實用好技術改造再貸款、超長期國債、“技改十條”等國家和省有關支持政策,以“清單管理”一家一家抓好9000家技改工業企業的跟蹤服務,大力推廣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鏈式改造”模式,為2027年設備更新增長25%打下堅實基礎。
推動超3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通過工業設備更新推動數字化轉型,是廣東產業發展的一大特點。不少企業在推動硬件設備更新的同時,也注重軟件系統迭代升級和創新應用。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座艙、大模型AI的服務器、高鐵列車的信號系統、5G網絡的基站、大型醫院的CT機和超聲波機……在這些高精尖設備里,均有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印制電路板(PCB)的身影。
在生益電子位于東莞的19萬平方米生產車間里,各類PCB產品從專業化的生產線上批量生產。然而,數控鉆孔車間里人影鮮見,只有幾個技術工人在監測著設備運行情況。
“數字化智能工廠的建設,讓我們的技術能力、質量穩定性和生產效率都有明顯提升。”生益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企業從2020年起重點打造PCB行業特色的智能工廠,從設計研發、生產過程到倉儲物流都深度融合了工業互聯網。
近3年,東莞已推動3000多家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推動80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并成功入選首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東莞積極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推動工業投資質效明顯提升。今年前7月,東莞工業投資增長11.5%,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3.6%。
同為首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深圳圍繞智能機器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精密儀器設備三個試點行業,確定了第一批改造企業223家,并遴選出119家服務商和30018款產品。
深圳工業和信息化局四級調研員崔羽輝介紹,深圳正在加速“鵬城云腦”等大模型的應用,為試點行業企業提供免費算力,探索建立試點行業共享的公共數據空間,支持數據多維方式進行存儲,推動企業和政府數據跨行業跨部門共享,促進數據要素的流通。
放眼全省,依托“鏈式改造”模式,廣東正推動4個國家級、14個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已累計推動3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在上下游聯動協同下,廣東正助力中小企業實施軟硬件一體化改造,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整體高效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