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衛疾控函〔2020〕72號
各地級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各成員單位:
為切實做好我省物流配送行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28號)和廣東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要求,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我們組織編寫了《廣東省物流行業恢復服務秩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
2020年3月20日
附件
廣東省物流行業恢復服務秩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一、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各類有關物流運輸、倉儲、物流節點、集散配送、貨代、物流信息化、采購、冷鏈、包裝、物流智能裝備、第三方物流及配套服務等的公司、企業和營業門店,以下簡稱“各單位”。
二、總體要求
各單位要處理好疫情防控和恢復服務秩序的關系,以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為原則,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好恢復服務秩序前評估,統籌推進生產保障和防控任務,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并配合有關機構做到早隔離、早治療。防止恢復服務秩序后疫情在物流行業內傳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職責分工
各單位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屬地各業務主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組織、聯合相關行業協會根據各自業務范圍及特點制定細化的操作指南,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疫情防控技術指導。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防控專項工作組。
各單位法定代表人為疫情防控第一負責人,成立健康管理小組并同時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應主動對接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組織制定本單位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實施,制定適合本單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置工作應急預案。
(二)做好恢復服務秩序相關工作。
各單位要嚴格根據本區域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情況,結合本單位防護物資儲備、人員培訓、規章制度等復工前準備工作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后方可恢復服務秩序。
1.嚴格落實分區分級管理要求。
根據最新的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嚴格落實分區分級管理要求。
2.做好恢復服務秩序前疫情防控工作準備。
各單位需做好疫情防控相關規章制度制定;分批次開展全員知識培訓,包含所有后勤工作人員;做好恢復服務秩序前防控物資準備,含防護、消毒等用品儲備;為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口罩、消毒劑等防護用品。
3.對返粵員工實行分類管理。
根據電子健康碼情況對員工實行分類管理,實行健康碼互認。組織持健康碼綠碼人員有序分批返粵返崗,不設置限制條件,無需隔離。持健康碼紅碼、黃碼人員暫緩來粵返粵。各單位如發現紅碼、黃碼人員要及時報告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采取相應管理措施,要實行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所有來粵返粵人員到達目的地后,應主動向社區(村居)和用人單位申報個人健康信息,綠碼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即可返崗。
各單位加強宣傳推廣,引導從業人員通過粵省事平臺“粵康碼”做好健康情況申報、入粵登記、解除醫學觀察電子告知書等疫情防控個人健康信息登記管理工作,實現一人一碼,并在日常防控查驗各場景下主動向檢查人員出具健康碼以便查驗,滿足出行和返工需要。
(三)設立臨時醫學觀察點和單獨隔離觀察間。
各單位根據員工數量和場所等實際情況可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醫學觀察點和單獨隔離觀察間,臨時醫學觀察點用于初測體溫≥37.3℃員工的體溫復測和待送員工停留,單獨隔離觀察間用于不需要在醫院隔離的具有發熱等癥狀人員的隔離觀察。原則上:觀察點要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房間,需配備1-2名工作人員,負責體溫檢測和發熱人員的管理,并配備紅外測溫儀、水銀溫度計、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消毒紙巾、醫用乳膠手套、快速手消毒劑、84消毒劑等物品,有必要的配備木制或鐵制椅子,不宜配備不易消毒的布質材料沙發,不能使用集中空調系統。
臨時醫學觀察點的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乳膠手套。
(四)員工健康監測與報告。
恢復服務秩序后,各單位要做好全體員工每日健康監測和登記。
設立可疑癥狀報告電話,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時,要及時、如實報告。各單位設立健康管理員,要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五)做好客戶健康宣傳與日常排查。
各單位在醒目位置張貼并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告知客戶服從、配合公共場所在疫情流行期間采取的各項措施。入口處設立體溫監測崗,對進出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對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有發熱(體溫≥37.3℃)、干咳等癥狀者,不得入內,建議其就近到發熱門診就醫。
(六)運輸途中衛生管理。
運輸交通工具應在每次出發、裝貨前,到達目的地及卸貨后進行清潔消毒。應設置垃圾桶,配備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消毒濕巾、醫用手套、速干手消毒劑、含醇或含氯消毒劑等物品。運輸途中人員要視情況做好個人防護和手消毒。
運輸途中每日進行健康監測與登記,密切關注隨車人員在途中及在粵期間的健康狀況,如在運輸途中有人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可疑癥狀,所有隨車人員做好防護措施,聯系用人單位和目的地對接單位提前做好轉送指定醫療機構進行送醫排查的準備工作。
(七)減少聚集性活動。
1.各單位應教育員工減少聚餐聚會,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勤開窗通風,保持居室清潔,引導員工不要扎堆聚集。
2.就餐要求。員工食堂應當參照餐飲機構分區分級防控要求進行管理。設置洗手設施和配備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員洗手消毒。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備消毒條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采取分餐、錯峰用餐等措施,減少人員聚集,用餐時避免面對面就坐,不與他人交談。
(八)從業人員衛生管理。
1.科學佩戴口罩。從業人員隨身備用口罩,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環境不用戴口罩,在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戴口罩,到人流密集地及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時戴口罩。戴口罩前應保持手衛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佩戴時應全部遮蓋口鼻處,雙手壓緊鼻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口罩佩戴原則可參照《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引》(可登陸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下載)執行。
2.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勤洗手,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部或紙巾遮住口鼻,不要用手接觸口、鼻、眼部。盡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
3.減少直接接觸,鼓勵無接觸配送。城市配送、快遞、宅配等集散配送從業人員可提前與客戶聯系,經雙方協商約定,將包裹和餐品放在約定的地點,實現“無接觸配送”。確需當面接收的,提示客戶做好個人防護,見面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直接接觸。低風險區要暢通快遞物流,快遞服務可直接送到公司、到家庭、到村居。其他非集散配送的企業盡量通過電子郵件、電話通話等方式與客戶溝通交流。
建議進入疫情重點地區的物流車輛盡量采取“甩掛無人交接貨物”的物流方式(兩地車輛在物流園區設立交接區,雙方車輛各自分離貨箱和車頭,再分別掛接,然后對場地和車輛進行消毒和司機監視管控,各自返回原地),實現貨物運輸司機無接觸交接。其他空運、航運、鐵路運輸根據自身特點盡量實現無接觸交接。
有條件的物流企業建議采用標準化托盤、周轉筐等單元化工具,實行免驗貨信任交接,應用智能化設備和技術,提高效率,盡可能減少人員接觸。
4.員工工作服消毒。定期更換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后常規清洗。
(九)公共場所內的衛生要求。
1.場所通風消毒。應當保持環境整潔衛生,每日對作業場所、運輸工具以及員工宿舍等進行消毒,并做好清潔消毒記錄。外出作業返回后,應及時對車輛及隨車器具進行消毒,工作人員應進行個人清洗。消毒操作期間嚴禁吸煙,避免引發爆炸等安全生產事故。
優先開窗,采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提供集體住宿的企業要盡量降低人員住宿密度,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建議盡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乘坐時應當佩戴口罩。廂式電梯的地面、側壁應當保持清潔。空調和電梯清潔消毒可參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共場所電梯(扶梯)及空調通風系統相關工作指引(第二版)》(附件2)。
2.垃圾收集處理。分類收集,及時清運。普通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口罩等防護用品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垃圾筒及垃圾點周圍無散落,垃圾存放點各類垃圾及時清運,垃圾無超時超量堆放。垃圾轉運車和垃圾筒保持清潔,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垃圾點墻壁、地面應保持清潔,可定期用含氯消毒液噴灑。
3.環境表面清潔。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收銀臺、柜臺、桌椅、服務臺等),可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建議每天至少在營業前和結束后各消毒一次,可根據人流量情況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4.衛生間。加強空氣流通。確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離效果。每日隨時進行衛生清潔,保持地面、墻壁清潔,洗手池無污垢,便池無糞便污物積累。物品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劑對公共臺面、洗手池、門把手和衛生潔具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
五、出現疫情后防控措施
恢復服務秩序期間如出現感染病例,應按照有關要求及時有效地采取相關防控措施。相關要求可參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
(一)出現散發病例。出現散發病例后,單位進入特別防護階段,應提高監測防控力度,配合疾控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的搜索與管理,并做好終末消毒,在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二)2周內出現2例及以上聚集性病例。應由疫情防控專家評估后采取相應管控措施。
附件:
1.物流行業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
2.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共場所電梯(扶梯)及空調通風系統相關工作指引(第二版)
3.個人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
4.居民社區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第一版)
5.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專業消毒作業人員個人防護指引(第一版)
(附件1至5請登錄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網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