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廣東政策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廣東省園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

時間 : 2020-07-07 09:49:31 來源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
【打印】 【字體:

粵衛疾控函〔2020〕155號


各地級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各成員單位:

  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部署,為切實做好我省園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我們組織對有關防控工作指引進行修訂,形成了《廣東省園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

  2020年7月2日


廣東省園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


  一、總體要求

  各園區的管理機構及駐園企業要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粵防疫指明電〔2020〕19號)及國家和省關于分區分級的要求,處理好常態化下疫情防控和生產研發、經營服務的關系,防止常態化下疫情反彈,在園區內傳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園區(包括工業園、各種類型開發區等)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三、職責分工

  各地市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對本地疫情防控工作負總責,根據分區分級有關要求,做好本地疫情研判防控工作,各園區管理機構要落實園區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各駐園企業落實本單位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屬地業務主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指導。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疫情防控機制。

  各園區要成立疫情防控專項小組。園區總負責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負責人,駐園企業負責人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負責人。園區和駐園企業要成立健康管理小組,并同時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主動對接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工作預案。

  (二)人員健康管理。

  1.落實員工分類管理。各園區要組織駐園企業根據摸查情況對返崗或新入職人員進行風險評估,并進行分類管理。

  (1)對于近14天有疫情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須提供抵粵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粵康碼”等電子健康碼“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如無法提供上述核酸檢測陰性信息,抵粵后應當立即接受核酸檢測或14天隔離醫學觀察。

  (2)對于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人員,持“粵康碼”等電子健康碼“綠碼”,體溫檢測正常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

  (3)對本省新冠肺炎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疫情高、中風險地區及境外入境來粵返粵人員,認可其出院證明、解除隔離通知書。

  2.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園區管理機構要督促園區內各駐園企業落實員工健康管理主體責任,園區企業要設置健康管理員,設立可疑癥狀報告電話,員工如出現發熱(≥37.3℃)、干咳、呼吸道感染癥狀,及時向本單位報告,并做好防控措施。要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3.出入人員健康管理。高、中風險地區內的園區要在各個出入口、園區內各工廠企業門口、員工集體宿舍大門等地方安排專人對每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監督落實掃“粵康碼”等電子健康碼,如發現體溫異常(≥37.3℃)或紅碼、黃碼人員,不得進入。

  4.設置隔離觀察室。園區根據員工數量和場地等實際情況可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醫學觀察點和單獨隔離觀察間,臨時醫學觀察點用于初測體溫≥37.3℃人員的體溫復測和待送人員停留,單獨隔離觀察間用于不需要在醫院隔離的具有發熱等癥狀人員的隔離觀察。觀察點要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房間,需配備1-2名工作人員,負責體溫檢測和發熱人員的管理,并配備紅外測溫儀、水銀溫度計、醫用外科口罩、消毒紙巾、醫用乳膠手套、速干手消毒劑、84消毒劑等物品。有條件的配備木制或鐵制椅子,不宜配備不易消毒的布質材料沙發。

  5.加強防控知識宣教。用健康提示、張貼宣傳畫、視頻播放等多種方式,加強新冠肺炎防治知識科學宣傳普及,積極倡導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營造“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圍。引導員工充分了解新冠肺炎防治知識,科學佩戴口罩、做好室內通風與消毒,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倡導文明用餐好習慣,乘坐公共交通、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接觸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禽類或其糞便時做好防護。

  (三)員工衛生防護。

  1.科學佩戴口罩。工作人員應按照《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74號,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科學佩戴口罩。低風險地區防護建議:需隨身備用一次性醫用口罩;辦公場所及廠房車間人員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作業崗位工作人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2.注意手衛生。工作人員在上下崗期間應當洗手,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過氧化氫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當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在工作中避免用手或手套觸碰眼睛。

  3.環衛工人防護。園區內環衛工人工作時需穿工作服(或防護服裝),戴口罩、手套。作業完成后,要及時洗手(可用速干手消毒劑對手進行消毒),工作服每日清潔消毒,保持個人衛生。

  (四)重點場所重點設施衛生清潔。

  1.強化室內通風。加強園區內各室內場所空氣流通,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應嚴格按照《夏季空調運行管理與使用指引(修訂版)》(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要求執行。

  2.加強重點場所清潔消毒。按照《物業管理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試行)》《居家和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第一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公共電梯(扶梯)清潔消毒工作指引》(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等要求,加強園區內辦公場所、生產車間、食堂、集體宿舍、衛生間、垃圾廂房、電梯、地下停車場、隔離區域等重點場所清潔消毒,做好消毒記錄并每日公示消毒情況;機構進出口處和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洗手間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公用物品及設施應每日清洗和消毒。

  3.垃圾清運處理。園區內各企業辦公區域、生產車間、食堂、集體宿舍、公共衛生間等場所每天產生的垃圾應當及時清理,運送至專門垃圾處理區域內分類管理、定點暫放、及時運轉。各場所垃圾暫存地周圍應當保持清潔,每天至少進行一次清潔消毒。

  (五)食品衛生及用餐管理。

  提供餐飲的(含單位食堂)機構要加強食品和飲用水的安全管理工作。

  1.食品加工制作符合要求。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規定。生熟食品分開加工和存放,尤其在處理生肉、生水產品等食品時應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

  2.食品加工場所清潔衛生。具有安全合規的食品加工場所,定時對食品加工場所進行衛生清理,并保證避免消毒液、酒精等直接接觸餐具、食材和菜品。

  3.食品儲藏防止交叉污染。加強肉、海鮮類等冷凍食品儲藏安全,食品原材料堅持覆蓋保鮮膜或加蓋再進行儲存,防止交叉污染。

  4.用餐者保持一定距離。通過采取減少桌椅擺放、間隔1米、錯位用餐等措施,加大就餐者之間的距離,疫情高、中風險地區實行單獨就餐。

  五、應急處置要求

  (一)疑似癥狀人員處置。如發現園區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可疑癥狀時,應避免繼續接觸他人,在臨時醫學觀察點或單獨隔離觀察間執行隔離觀察,做好防護并送當地指定醫療機構就診排查。

  (二)病例處置。核酸篩查陽性病例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應立即轉送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排查,要積極配合當地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調查,盡快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在當地疾控中心的指導下,依法依規、精準管控,科學劃定防控區域范圍至最小單位,采取限制性防控措施。

  (三)終末消毒。相關單位在當地疾控中心指導下,對可能污染的工作、居住和公共場所的環境和物品及空調通風系統等開展終末消毒。

  (四)其他處置措施。密切接觸者和場所管控按照最新防控方案和我省相關應急處置預案做好防控措施。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