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廣東政策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廣東省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

時間 : 2020-07-21 08:39:51 來源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
【打印】 【字體:

粵衛疾控函〔2020〕171號


各地級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各成員單位:

  為切實做好我省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粵防疫指明電〔2020〕19號)文件精神及國家和省分區分級有關要求,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我們組織對相關防控工作指引進行修訂,形成了《廣東省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

  2020年7月17日


廣東省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


  一、總體要求

  各客運經營單位要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粵防疫指明電〔2020〕19號)文件精神及國家和省分區分級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分級情況,組織落實常態化防控相關工作,防止疫情通過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傳播,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各客運經營單位及社會公眾在客運場站及搭乘交通運輸工具時配合做好相關防控工作。具體場所包括:鐵路、道路客運、水路客運、民航、城市公交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網約車等。

  三、職責分工

  各客運經營單位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屬地交通運輸、鐵路、民航行政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提供防控技術指導。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組,落實防控責任。

  各相關單位成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單位法定代表人為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成立健康管理小組,并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要組織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實施,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應急預案。

  (二)做好崗前培訓,落實響應準備。

  各單位應定期開展全員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包括所有臨時工勤人員),對不同崗位的培訓要有針對性。教育員工減少聚集性活動,盡量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如有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史,應及時報備,并采取相應健康管理措施。

  (三)風險分區分級,人員分類管理。

  1.對于近14天有疫情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須提供抵粵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如無法提供上述核酸檢測陰性信息,抵粵后應當立即接受核酸檢測或14天隔離醫學觀察。

  2.對于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人員,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在體溫檢測正常后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

  3.對本省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疫情高、中風險地區及境外來粵人員,認可其出院證明、解除隔離通知書。

  (四)設立臨時醫學觀察點和應急區域。

  1.設立臨時醫學觀察點和單獨隔離觀察間。各單位根據員工數量、客流量和客運場站等實際情況可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醫學觀察點和單獨隔離觀察間,用于初測體溫≥37.3℃人員的體溫復測和待送人員停留。觀察點要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房間(可利用現有醫務室),負責體溫檢測和發熱人員的管理。需配備1-2名工作人員,需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水銀溫度計、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消毒濕巾、醫用手套、速干手消毒劑、含醇或含氯消毒劑等物品,配備木制或鐵制椅子,不宜配置不易消毒的布質材料沙發。

  2.設立應急區域。建議在交通運輸工具上的相對獨立區域設立應急區域,如飛機、火車、客車、輪船等后部三排座位,當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時,可在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

  (五)員工健康管理措施。

  1.嚴格員工健康檢查和健康登記。各單位設立健康管理員,做好員工健康信息登記和管理工作,負責收集單位員工每日健康狀況。要設立可疑癥狀報告電話,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時,要及時向本單位如實報告;一旦發現有發熱、干咳等癥狀的員工,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就近送發熱門診排查治療;將異常情況及時向當地疾控機構報告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2.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

  (1)強化宣傳教育。各單位應當對員工進行疫情防控教育,讓員工掌握正確佩戴口罩、清潔消毒等防護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在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顯著位置張貼或播放衛生防疫宣傳海報掛圖等宣傳品。

  (2)加強個人防護。員工在進入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后應當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穿戴工作服或白大衣,按需佩戴手套。

  (3)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加強手衛生,尤其是在佩戴口罩前、摘除口罩后、觸摸公共物品后、飯前、便后,應當及時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現場沒有洗手設施時,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消毒。

  (六)乘客防控措施。

  1.做好乘客信息登記。各單位要加強宣傳推廣,引導乘客通過“粵康碼”等電子健康碼做好健康情況申報、入粵登記、解除醫學觀察電子告知書等疫情防控個人健康信息登記管理工作,實現一人一碼,并在日常防控查驗各場景下主動向檢查人員出具健康碼以便查驗,滿足出行需要。對乘坐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和客運包車、實行實名制管理的客運船舶、飛機等的乘客,相關交通運輸經營者應當通過購票環節申報和掃描二維碼網上申報等方式,采集乘客身份證件類型及號碼、聯系電話等信息。

  2.做好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強調防護要點,如口罩使用、注意手衛生等,按照《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74號,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要求科學佩戴口罩。

  3.開展日常健康監測。在車輛、地鐵、火車、輪船和飛機入口處使用體溫檢測儀對乘客檢測體溫。發現乘客未佩戴口罩,要求其佩戴口罩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發現發熱乘客,建議其立即就醫。途中發現發熱、干咳等可以癥狀者,要求其佩戴口罩,安排到交通工具內的應急區域,盡可能與其他旅客保持一定距離;條件合適時就近離開交通工具,將其隔離在客運場站臨時醫學觀察點或單獨隔離觀察間,盡快轉運到當地發熱門診排查。

  4.加強餐飲管理。提供餐飲服務的(含單位食堂)要根據疫情分區分級防控要求進行管理。所在縣(市、區)為高風險地區的暫停堂食,采用打包送餐到人的辦法;所在縣(市、區)為中風險地區按照《廣東省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開展堂食服務,分批就餐,控制同時就餐人數,就餐飯桌和座位增加距離。(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

  (七)重點場所管理措施。

  1.通風換氣。非空調客運場站等候室、購票廳等及交通運輸工具的窗戶應盡量打開,保持室(車)內良好的通風狀態。密閉的空調等候室及交通運輸工具可調節新風裝置,加大新風量和換氣量或開啟換氣扇以增加空氣流通。按照《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電梯和空調通風系統清潔消毒指引》加強對空調進風口、出風口、風機盤管的凝結水盤、冷卻水的清潔消毒。(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

  2.電梯(扶梯)、地下車庫。建議盡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乘坐時應當佩戴口罩。廂式電梯的地面、側壁應當保持清潔,按照《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電梯和空調通風系統清潔消毒指引》落實清潔消毒措施。地下車庫的地面應當保持清潔。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于2次。(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

  3.會議室、辦公室、多功能廳。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工作人員應當佩戴口罩,交談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減少開會頻次和會議時長,會議期間溫度適宜時應當開窗或開門。建議盡可能采用網絡視頻會議等方式。

  4.餐廳餐飲場所(區域)、食堂和茶水間。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鼓勵打包和外賣,避免人員密集和聚餐活動。餐廳每日消毒1次。

  5.衛生間。參照《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加強公共衛生間清潔消毒,做好消毒記錄并每日公示消毒情況;客運場站進出口處和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洗手間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6.垃圾收集處理。垃圾分類收集,及時清運,清潔消毒。普通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口罩等防護用品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垃圾筒及垃圾點周圍無散落,垃圾存放點各類垃圾及時清運,垃圾無超時超量堆放。垃圾轉運車和垃圾筒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垃圾點墻壁、地面應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

  7.記錄和標識。指派專人進行清潔消毒工作的檢查,并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八)做好物資準備。

  做好交通運輸工具的檢測維護,保證運力充足,優先選擇安全技術狀況良好的交通運輸工具投入運營。為客運站場、交通運輸工具工作人員配備消毒劑、體溫檢測儀。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與衛生健康、工業和信息化等有關部門的對接,及時了解應急物資調撥、人員轉運需要,做好應急運輸優先通行保障。

  五、各類交通運輸方式防控措施

  各類交通運輸部門要嚴格按照《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廣東省客運航班等公共交通工具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指引(試行)的通知》(粵衛應急函〔2020〕119號)文件中相應指引要求,在做好內部響應工作的基礎上,分別落實以下與乘客相關的服務、監測和管理事項:

  (一)鐵路。

  1.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盡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在火車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體溫≥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范要求進行處理。

  3.增加候車室和旅客列車衛生間等公用設施清洗消毒頻次,有條件時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4.旅客列車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并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保障候車室和旅客列車車廂空調系統正常,以最大新風量運行。

  6.乘客、乘務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

  7.旅客列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干嘔等癥狀乘客。

  8.旅客列車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采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并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9.在車站電子屏、旅客列車車廂滾動電子屏和廣播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二)道路客運。

  1.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包車團組人數限制,控制乘客數量,盡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在汽車客運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汽車客運站設置應急區域,體溫≥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范要求進行處理。

  3.增加車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

  4.車輛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并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若使用空調系統,應當增加清洗消毒頻次。適當提高進入服務區停車休息的頻次,對客車進行通風換氣。

  6.乘客、乘務員和駕駛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

  7.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將車廂后兩排設置為應急區域,使用簡易窗簾(蓋布)遮擋,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干嘔等癥狀乘客。

  8.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采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并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9.在汽車客運站和客運車輛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三)水路客運。

  1.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盡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在客運碼頭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客運碼頭設置應急區域,體溫≥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范要求進行處理。

  3.客運碼頭增加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保持排風系統正常運行,定期對座椅等公用設施消毒。

  4.有條件的船舶,可在內部咨詢臺或服務臺配備速干手消毒劑;船舶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船艙、駕駛臺等重要場所表面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并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船舶行駛過程中,應當使用最大通風量;氣溫適合的,建議船艙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乘客、船舶工作人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

  7.優化服務流程,簡化餐食供應。

  8.船舶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干嘔等癥狀乘客。

  9.船舶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采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并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10.在客運碼頭和船舶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四)民航。

  1.如條件允許,在乘客值機時,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在機場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港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體溫≥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范要求進行處理。

  3.在值機柜臺配備速干手消毒劑。

  4.增加客艙乘客經常接觸的客艙內物體表面、盥洗室等公用設施擦拭清潔消毒頻次。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并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檢修保障候機廳和機艙空調系統,加強空氣流通。航空器飛行過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強通風;地面運行期間,使用APU系統的氣源進行通氣。

  6.客艙乘務員佩戴口罩,可攜帶含醇類消毒濕巾。乘客佩戴口罩,保持安靜、減少交流。

  7.通過控制登機時間減少乘客在客艙等待時間。優化服務流程,簡化餐食供應。

  8.機艙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后艙設置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干嘔等癥狀乘客。條件允許時,對發熱乘客原座位周圍前后左右排的乘客配發口罩,并禁止各艙位間人員流動。

  9.對乘客嘔吐等狀況,必要時使用機載防疫包,按程序進行操作。

  10.在候站樓電子屏、航空器客艙和座椅后面液晶屏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五)城市公共汽電車。

  1.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2.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若使用空調系統,應當增加清洗消毒頻次。

  3.車輛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

  4.乘客、乘務員和駕駛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

  5.車輛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采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并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6.在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六)城市軌道交通。

  1.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2.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體溫≥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范要求進行處理。

  3.增加城市軌道交通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站廳衛生間等公用設施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有條件時可配備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4.列車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

  5.加強設備巡檢,保障站臺和列車車廂通風系統正常運行。

  6.乘客、與乘客接觸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人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

  7.城市軌道交通站宜配備消毒劑,站內或到站列車上的乘客嘔吐時,采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并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8.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廳和列車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七)出租汽車、網約車。

  1.車輛每日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潔消毒。

  2.司機攜帶含醇類消毒濕巾,增加車門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頻次。

  3.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

  4.司機佩戴口罩,提醒車上的乘客佩戴口罩并減少交流。

  5.車輛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采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并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6.通過車載廣播、汽車座椅背面張貼宣傳海報或提示性標語等方式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六、應急處置要求

  參照《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廣東省客運航班等公共交通工具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指引(試行)的通知》(粵衛應急函〔2020〕119號)執行。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