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從昆明開出的D4856次列車停靠在廣州南站,這是抵達廣東的首趟異地務工人員返崗專列。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經過近8個小時行駛,18日22時26分,從云南昆明南站開出的D4856次列車停靠在廣州南站。來自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的唐恰友,再一次踏上這片他工作了11年的土地,他用這句在老家經常講的口號自勉。唐恰友感嘆,今年假期“有點長”,盡管疫情依然嚴峻,但腳踏實地干下去,就會有希望。
這是今年抵達廣東的首趟異地務工人員返崗專列,也拉開了人社部門省際協作組織異地務工人員節后有序返粵返崗的序幕。和唐恰友一樣,車上的496名乘客都來自云南,抵達廣州后,他們將搭上工作所在地派出的大巴,分別前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惠州等多座城市。
省人社廳副廳長葛國興介紹,接下來還會有不少于10趟返崗專列從云南、四川、廣西等勞務輸出大省開往廣東,推動廣東有序復工復產。連日來,廣東各地大量企業再次按下“播放鍵”,恢復正常運轉。防控疫情的同時,如何保持異地務工人員返粵返崗路暢通無阻?這也成為用工大省廣東及各地面臨的新問題。協調組織返崗專列、專車接送勞動力返回廣東,成為不少地方、企業的選擇。
路上至少測了3次體溫
“終于可以來上班,廣東我來了!”湯家蘭剛下高鐵就忍不住開心地歡呼。家在云南楚雄的她在粵務工4年,在東莞一家手機外殼制造公司上班。她坦言,在疫情期間返粵復工,難免有些擔心,但一路上感受到的細致防護措施,都讓她打消了顧慮。“公司告訴我們,返粵后隔離一段時間就可以復工了,我很期待!”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用工大省和異地務工人員大省,廣東春節前有約1040萬外省籍務工人員返鄉過節,預計節后有960萬人返粵。“今年受疫情影響,節后短期缺工現象比往年更為突出。”葛國興介紹,珠三角地區及不少用工集中企業仍面臨較大勞動力缺口,返崗專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搭乘D4856次列車前往廣東的400多名云南籍務工人員,主要對口生產服務業、電子制造業及對外貿易生產企業。他們大部分已經在廣東工作多年,今年還要回到原先的工作崗位;還有一部分是第一次到廣東就業,在上車前也通過與企業的“點對點”對接,找好了到廣東后的工作。
據悉,在本趟列車開行前,我省人社部門根據重點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安排,向云南省人社部門提供不同時段的企業空缺崗位共11萬個。此外,還由當地人社部門按需組織發動務工人員并開展集中健康檢測,出具健康證明;途中,云南人社部門會同鐵路部門,做好務工人員進站、候車、乘車、出站等環節的疫情防控和客運服務等措施;到廣東后,還有專車將務工人員接駁至企業,助力企業做好疫情期間員工組織接收、上崗復工等準備工作。
“部分務工人員因為工作單位在汕頭、陽江等地,無法當天到達,我們提供了免費住宿,買好次日去企業所在地的車票,送他們上車,對接當地人社部門安排車輛接駁至廠。”葛國興說,通過“一條龍”無縫對接服務,既滿足企業復產的用工需求,又降低了路途中傳播疫情的風險。
專車輸送超4000人返崗
據悉,截至2月17日,廣東位居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榜首,遷入人口數量占全國總量的19.47%。
“順德將由政府出資,幫助順德企業包車到員工集中的周邊省份,把員工接回,避免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帶來的不可控風險。”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表示。
佛山順德的做法不是孤例——除了往年常設的返崗專列,今年廣東鼓勵用工集中地區和用工集中企業通過組織專車等方式,為異地務工人員返程復工提供“點對點”的出行服務。截至目前,廣東已與周邊勞務輸出大省開展“點對點”專車服務112次,為203家重點企業有組織輸送異地務工人員返崗4122人。
為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東莞市人社局對接對口幫扶地區和主要勞務輸出地的人社部門,在摸清楚了這些地方因疫情原因暫未返莞的員工情況后,分鎮街、分企業登記造冊,以包專車、專列的形式“點對點”地接回東莞,送回到各自工作崗位。
2月18日,中山市人社局赴云南昭通工作組正式出發,前往大關、永善、鹽津、綏江等對口幫扶縣開展勞務轉移協作,“點對點”開展勞動力轉移。當地已預先動員務工人員1000余人,首批120余人也將乘坐專車于2月20日抵達中山,到前期已對接好用工需求的企業“精準就業”。據悉,2月20日,一趟怒江籍員工節后返崗專列也將從云南開出,接送513名怒江籍務工人員返回珠海。
肇慶也為復工企業提供了“外地員工返肇包車服務”。2月17日早上11時,兩輛大巴從四會出發前往江西,把四會市聲凱樂器公司47名來自寧都縣和瑞金市的員工接回來。據悉,返肇的47名員工全部經過身份登記、體溫檢測,按照不超過50%實載率落座。車上還預留后排2座作為途中留觀區域。每輛大巴配備2名骨干司機,均為肇慶粵運四會汽車站“百萬安全公里駕駛員”。18日晚上8時15分,兩輛大巴安全停靠在公司門口,順利接回47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