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3日的12000家左右上升到17日的26209家,復工率超過50%,我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正逐日大幅上升。”2月18日下午,全省工信系統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和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陽江、珠海、佛山、韶關、廣州等地市復工率居前,格力、魅族、寶鋼、中科煉化等一批重點企業均已全面復工。
在疫情防控物資生產方面,截至2月17日,全省醫用N95口罩、防護服、紅外體溫槍等13種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已開工217家,復工率82.8%。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介紹,我省瞄準電子信息、汽車、石化、家電等幾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突出行業龍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供應情況,加快推動工業企業復產達產和轉產擴產。
首先,著力推動重點企業供應鏈復工復產。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動相關地市支持華為、中興、美的、廣汽等重點企業供應商復工復產。其中,至2月14日,華為所提的第一批57家核心供應鏈企業已全部復工;至16日晚,華為所提的第二批52家核心供應鏈企業中有17家已復工。
其次,運用新技術新業態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0多家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開發上線144項產品,公布智能防控、智能科研、在線醫療、在線辦公等8方面兩批次223項產品資源信息,公布36個智能制造公共技術平臺的服務資源信息,供企業免費或優惠使用,從生產管控、供應鏈采購、安全服務等環節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再次,推動多方合力加強金融服務。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金融監管局等多部門,推出“三降三免一放寬”政策;聯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協調金融機構建立專項融資服務通道,對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供應所需資金24小時內完成應急響應,并實行優惠利率;會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推出“抗疫貸”、“疫情防控貸”專屬授信產品;向工信部推薦兩批“全國性重點企業”314家,融資需求346億元。
此外,依托“粵商通”響應解決企業用工、融資、稅務、出口等訴求。廣東省中小企業訴求響應平臺自2月11日上線以來,訪問量已經達16000次,訪問企業超過4360家,收到企業訴求980條,已處理576條。廣州、深圳、佛山等有關地市也迅速建立工作機制推進企業訴求響應。
接下來,我省將如何科學有序推動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和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會議要求,各地區要堅持“兩手抓、兩不誤”,重點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工作。一要分類指導,推動口罩、醫用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緊缺物資加快生產;二要突出重點,推動涉及重要國計民生領域的相關工業企業、制造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以及重點產業鏈相關企業全部復工復產;三要落細落實、用好用足一系列暖企惠企政策,把財政扶持資金用到關鍵點和急需處,給企業帶去真正實惠和便利;四是壓實屬地責任,“一企一策”指導督促企業制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必要條件;五要統籌資源,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六要毫不松懈做好復工復產期間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