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省長信箱’留言,心想這個留言真的會送到領導那里嗎?真的能幫我解決問題嗎?沒想到,很快就有政府部門的人聯系我,過了兩天,我被騙的5萬元就追回來了!真的非常感謝這個平臺,給我們老百姓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渠道。”汕頭網友“路總在笑”感嘆道。
1月24日除夕,省政府辦公廳依托政府門戶網站“我有話對省長說”平臺開設“疫情防控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征集”專欄,面向社會特別是基層一線群眾征集有關地方和部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責任落實不到位、防控不力、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問題線索。
據省政府督查室消息,截至2月23日,共辦理“省長信箱”有關疫情的問題線索430條,辦結或基本辦結的有392條,辦結(基本辦結)率91.2%。
省政府督查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涉及緩報、瞞報、漏報疫情,落實防控措施不力,導致疫情擴散等嚴重后果的重要問題線索,省政府督查室將派員進行督查。經查證屬實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助復工復產
供應商復工申請未批準?取消備案管理手續!
2月17日,海爾集團戰略發展部公維富向“省長信箱”發來求助信:“海爾在粵各園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已經開始復工,但由于在某些地市的部分供應商‘復工申請未批準’和‘物流發運遇阻’等問題,導致幾個園區尚不能正常生產,影響到海爾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轉,也影響我們對廣東經濟的貢獻。”
“近年來海爾在廣東省不斷加大投資力度,2019年我們在廣東的洗衣機、冷柜等工廠實現產值突破100億元。”公維富十分著急:“懇請省政府給予支持,協助解決供應商復工生產問題,我們也一定會積極協助供應商嚴格按照政府要求建立防疫防控機制!”
接到線索,省政府督查室立即督促該市有關部門及時處理。當地政府與海爾集團取得聯系,獲悉該集團涉及當地7個鎮區未復工供應商企業20家,立即組織相關鎮區進行核查辦理。隨后,該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明確要求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備案管理手續、清理取消對企業超出防疫必要的復工條件和要求,加強企業復工復產指導服務,為企業落實防控措施、制定防控預案等提供精準指導服務等。
公維富介紹,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截至2月21日,20家供應商企業中,除了一家由于人員未到位暫未復工之外,其他19家企業均已復工復產。“我向‘省長信箱’反映了問題后,當天就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聯系我,過了一天問題就解決了。非常感謝政府快速回應了我們的訴求,這周開始我們的生產也逐步恢復了。”
同樣遇到復工復產問題的還有深圳的天銘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產KN95等民用口罩,因防疫防控措施不夠完善、企業復工條件不具備而被有關部門督促暫停開工并著手整改。該公司向“省長信箱”求助后,在省政府督查室的督辦下,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坪山監管局會同轄區相關單位等部門派員進駐企業,按照省、市復工復產的各項要求,協助企業做好防疫防控措施,完善各項復工準備,并要求企業盡快將合格的口罩產品推向市場。目前,天銘公司已經按要求完善防疫防控措施并正常復工,多批次的產品經檢驗均合格,產品日趨穩定,已被列為市防疫物資保障供應企業之一。
反詐騙
購買口罩被騙 5萬眾籌款 ?立案偵查!
2月7日,當汕頭網友“路總在笑”到“省長信箱”留言時,他其實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和朋友“眾籌”通過某網絡平臺向吳某某購買口罩,并于2月4日轉款5萬,結果既不發貨也不退款,他懷疑遭到詐騙。
得到線索,省政府督查室高度重視,立即轉給汕頭市有關部門督辦。汕頭市立即落實潮南區進行調查處理。經潮南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調查,2月4日吳某某在朋友圈中看到有人求購口罩,萌生了倒賣口罩賺差價的想法,主動聯系求購口罩的網友“路總在笑”,約定以單價2.5元的價格向其出售20000個口罩,于是該網友向吳某某打款50000元訂購口罩。之后,吳某某在58同城網尋找貨源,看到一則賣口罩的消息,撥打對方電話后添加了對方微信,以口罩單價2.2元的價格下單購買了67000個口罩,并分二次向對方提供的賬戶轉賬了人民幣144000元,轉賬完成后對方承諾第二天發貨,至2月5日聯系不上對方,才發現被騙。隨后吳某某于2月5日19時15分到公安機關報案,并向網友“路總在笑”解釋其被騙的經過。后來,吳某某分三次將50000元通過微信轉賬還給網友“路總在笑”。
2月8日網友“路總在笑”重新在省政府網站留言,幫吳某某澄清此事。“感謝領導的重視,為廣東人民警察點100個贊,辦事效率太快了,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的我,感到特別安心!”
據悉,吳某某被詐騙一案已立案偵查,在汕頭市局反詐中心的支持下,迅速查清受害人吳某某被騙資金的流向,該區刑警大隊立即利用公安部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對該嫌疑賬號進行緊急止付,成功止付被騙資金98530.38元。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據悉,在開通投訴熱線這一個月間,與口罩相關的問題線索占據多數。
解民生難題
證明無法開具怎么辦?明確工作指引!
“我過年在東莞?找誰證明?”2月11日,祖籍湖北省天門市的一名東莞網友投訴,疫情期間,他和妻子一直在東莞居住,春節期間并未外出或回湖北老家。但2月10日要復工上班時,妻子公司所在的社區堅持要求湖北籍員工找居住地社區和小區物業開具“我過年在東莞”的證明。但居住地社區和小區物業均回復:他們不能開具該證明,社區的證明只針對返莞隔離人員,既未隔離何來證明?小區物業同樣回復無法開具。
經東莞市核查,由于剛開始時無相關工作指引,當地社區讓群眾開具“過年在東莞”證明,有關街道已督促該社區進行整改。其后,為系統解決外來群眾出行問題,東莞市于2月15日下發了《關于重點地區在莞人員出行便利的工作指引》,明確近14天一直在莞的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籍貫人員、非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或途經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來莞人員、在莞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期滿人員等三類人員,可以到居住地村(居)委會開具證明,作為市內出行憑證。
同樣遇到辦理證明問題的還有一名深圳網友。2月13日,她在留言信箱投訴,其所在社區要求本人親臨現場辦理通行證,還要求企業提供復工證明和社區開立的居住證明。
“深圳大部分人都有居住證,為何不能提供居住證,免去社區排隊辦居住證明這一步?還要本人親臨,疫情期間,排隊辦證徒增聚集風險,而且網絡這么發達,為何不能通過上傳資料的方式實現電子版通行證明?”該網友無奈地表示,對社區重視疫情的態度表示點贊,但對于實施方案無法理解和贊同。省政府督查室將問題線索轉辦后,深圳市反饋,為快速識別本村居民,福田區上沙社區結合身份證和“i深圳”人員信息二維碼制發實體人員通行證。但由于有辦理需求的居民較多,導致辦理點現場人員排隊。發現問題后,該社區連夜研判整改,2月12日起,通行證辦理方式已改為樓管員上戶收集有辦理需求的居民材料,匯總審核后再上戶將辦理好的通行證交還給居民。該網友也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除此之外,疫情防控問題投訴熱線還幫助民眾解決了省內跨區域出行受限、生產經營受疫情影響、購買口罩遭遇哄抬物價和虛假宣傳、公共場所體溫檢測設備不準確等問題。
“歡迎廣東網友繼續‘爆料’!我們會對收到的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整理,督促有關地方、部門及時處理。”省政府督查室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