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稅收職能作用 助力外貿穩定發展的通知》,圍繞落實政策、優化服務、支持轉內銷、防范風險4方面出臺8條硬招實招(以下簡稱“稅務8條”),梳理了4方面19項穩外貿稅費政策指引,通過綜合施策優化稅收服務,助力企業轉型、促進行業發展。
“穩外貿‘稅務8條’在明確落實稅收優惠、提高審核效率到5個工作日以內、推廣出口退稅無紙化申報之外,重點在打通外貿新業態政策堵點、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服務中小微出口企業、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堅持管理服務兩手抓方面提出了廣東特色做法。”廣東省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局長林振龍說。
支持外貿新動能發展
部分新業態增長近五成
穩外貿“稅務8條”提出,積極支持平臺共享經濟、外貿綜服企業、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態發展,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其中,明確將落實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貨物免稅政策。市場采購貿易作為一種外貿新業態,通過市場集聚、歸類報關、出口免稅等方式,為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開辟了一條新路。
在廣州市昊恒通貿易有限公司,大批服裝、裝飾品、非醫用防護口罩等物品已被打包裝箱,準備運往“一帶一路”沿線等60多個國家及地區。據了解,今年以來該公司出口貨值已超4000萬元,初嘗市場采購貿易的“甜頭”。
為支持此類外貿新業態發展,廣東稅務部門對市場采購代理出口貨物證明開具、免稅申報等問題進行明確,進一步堅定企業發展信心。統計數據顯示,1—7月,廣東地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出口額1495億元,同比增長455億元,同比增長43.75%。
此次還明確了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對自營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實行核定征收,對物流企業和代理報關企業繼續實行原有的查賬征收方式,打消跨境電商各參與方的政策疑慮。
出口退稅時間壓縮至全國平均辦理時間一半
“穩外貿‘稅務8條’在規定退稅申報相關要求的基礎上,落實落細國家新出臺的提高出口退稅率、逾期可申報退稅、允許已放棄退稅權企業選擇恢復退稅權等出口退稅政策,依法給予企業最大限度稅收支持。”廣東省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二級調研員馬維勝說。
據統計,今年1—7月,廣東地區(不含深圳市)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1590.16億元,大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出口退稅辦理時間提速到4.13天,較全國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近一半。
我省還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對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海關企業信用管理類別為高級認證、外匯管理分類等級為A級的重點出口企業,可視為同一類出口企業享受優質服務,及時為其辦結出口退稅手續。以東莞為例,目前該市已有10834戶二類企業享受到“擴圍”的服務。
降低“銀稅互動”融資利率
更好匹配中小微企業需求
“稅務8條”明確,在疫情防控期間,新辦出口企業首次申報出口退稅、生產企業委托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退稅,累計申報的應退(免)稅額未超過限額的,按照“容缺辦理”原則,及時先行審核辦理退稅,待疫情結束后開展事后復核。
“稅務8條”明確,深化“銀稅互動”應用,引導各銀行機構根據資金成本情況適時降低“銀稅互動”產品融資利率,更好匹配和滿足中小微出口企業的融資需求。
一方面,稅務部門向銀行開放數據接口,經貸款申請人(企業)授權向銀行提供納稅信用等級、納稅情況、出口規模、出口退稅辦理情況等多項涉稅數據,綜合評判授信額度。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根據稅收大數據,分類別定制融資方案——針對大型企業提供“融稅通”方案,在企業出口退稅專用賬戶實行托管的前提下,根據企業已出口未退稅金額最高90%的額度提供貸款;針對中小微出口企業,協助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在全國率先上線“跨境快貸—退稅貸”產品,今年以來惠及331戶中小微出口企業,累計放貸2.1億元。